第A34版:时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菜篮子工程年底前全部完工
昨天,基金会爱心超市开业了
市民家里有不穿的衣服可捐出来
确保困难群众安全过冬
行政强制规定清理工作
年底前全部完成
九三学社首次“牵手”
省内民办高校
省政府公布
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名单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600元捐款起步,“贫困生基金”9年募集30多万
昨天,基金会爱心超市开业了
市民家里有不穿的衣服可捐出来

昨天,基金会爱心超市开业了

市民家里有不穿的衣服可捐出来

白云苹是河南中医学院2002级的学生,她家境贫寒、生活困难,却不愿接收别人的捐款。2002年,刚考入大学的她,用班上同学给她捐的600元钱成立了“白云苹贫困生基金会”。昨天,“白云苹贫困生基金会”爱心超市成立,为学校贫困生提供日常生活用品、衣服以及无息借款等。

白云苹本人,已经研究生毕业,从9年前的女大学生成为河南中医学院的一名教师。晚报记者 张竞昳 通讯员 雷蕾 文/图

同窗给她捐了600元,她成立了“贫困生基金”

白云苹出生在农村,家境贫寒的她,是靠捡破烂挣生活费读完的高中。

2002年9月,白云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河南中医学院,报到手续全部办完后,身上只剩下70多块钱。为了省钱,她每天只吃馒头、面条,把每天的饭钱控制在2元以内。

了解到白云苹的情况,班长赵剑动员班里同学为她捐款。几天下来,同学们捐了600元钱。可正当赵剑想要把这些钱交给白云苹时,白云苹却坚决表示不能要这笔捐款。

2002年11月20日,以白云苹的名字命名的“白云苹贫困生基金会”在河南中医学院诞生了。第一笔基金来源正是同学们捐给她的600元钱。“当时就想把同学的捐款放起来,如果有人急需用钱,可以过来借。”从2002年的600元开始,“白云苹基金会”开始了一段漫长的爱心传递之旅。

成立9年,募集30多万元资助贫困大学生

2003年,为了帮助更多的同学,实现自我“造血”功能,基金会成立了爱心洗衣社、废品回收中心、家政服务中心等,这些机构的成立既帮助贫困生找到了勤工助学岗位,又增加了基金会的爱心资金。

9年间,基金会为同学们捐助衣被2000多件,参考书籍200余册,提供勤工助学岗位280人次,3000多人次受到基金会资金支持,合计达20余万元,还款率100%,“没有一个人借钱不还”。

成立9年来,基金会利用募集到的30多万元资金,帮助了无数需要资助的贫困大学生。

爱心超市成立,市民家有不穿的衣服可捐给贫困生

昨天,“白云苹贫困生基金会”爱心超市开业了,13个房间包括基金会文化展览室、爱心书屋、爱心捐领超市、爱心服务部、无息借还款办公室、仓库等。

爱心捐领超市里,几位学生在挑选衣服(上图)。全校师生捐的衣物搬家公司的车拉了三车,志愿者按照季节分类,现在挂出的是秋冬装,都经过了消毒,有需要的学生可随意挑选。

“市民家里有不穿的衣服,可捐给贫困大学生,基金会长期接收捐赠。”白云苹说,捐的衣服最好七成新,他们会捐给大学生,或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们。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