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2版:郑州晚报价值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晚报一直在您身边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晚报一直在您身边
2009年6月19日,何水清、王菁、辛晓青、李丽君、常亮的《最美乡村女教师——李灵》系列报道,获第20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2009年度赵超构新闻奖特等奖、河南新闻奖一等奖,李灵也被评为当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
2000年1月29日李建锋、马禄祯的《迎着炸药扑上去》获第11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2011年6月22日起,常亮报道的为农民工兄弟义务送水的“送水哥”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也感动了很多人。“让爱心继续……”这句话,是“送水哥”一直强调的,同样,这也是晚报人的心声。

温暖、温情、向上、向善,一张报纸应该有感知市民冷暖的温度;全球视野,郑州情怀,一份植根于郑州大地的媒体,这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郑州晚报》与郑州市民离得最近,《郑州晚报》最能体察郑州的每一个细节,最能记录郑州各个角落里发生的感动瞬间。

晚报首席记者 张锡磊

记录郑州历史

是《郑州晚报》的责任

人不能没有记忆和历史,城市也一样。

《郑州晚报》从创刊开始,就担当了整理、记录历史的责任,郑州的每一次成长、每一步发展,几乎在《郑州晚报》上都能找到记载。

62年前,当新中国喷薄欲出之际,一张属于郑州父老乡亲的报纸也随之诞生。从那时起,与共和国同行的《郑州晚报》开始了与这座城市和市民相知相伴的旅程。

在《郑州晚报》历史上,毛泽东同志曾两次题写报头:第一次是1949年7月1日创刊时,第二次是在1963年10月22日《郑州日报》又以《郑州晚报》出刊后。巨大的关怀和鼓舞曾使《郑州晚报》挺立中原名噪一时,晚报刊登的消息、通讯、连载在河南、在全国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郑州晚报》不仅担当着记录历史的重任,还主动承担起整理郑州历史的职责。

2004年,郑州申报了中国第八大古都,郑州晚报派出两名最精干的记者,几乎踏遍了郑州的每一寸土地,访问了大量的地方志专家,到农村田间地头了解当地的遗迹遗址,历时一年时间,推出了几十万字的大型报道“郑州灿烂3600”。

客家人,又称河洛郎,是汉族在世界上分布范围最广阔、影响最深远的民系之一。而客家人的祖先就源自于中原大地,世界第18届恳亲大会在郑州召开,郑州晚报派出三路记者分赴广东、福建和江西,深入采访客家人迁徙的历史。

而《郑州晚报》前些年重力推出的“郑州故事”也挖掘出郑州的不少历史。

《郑州晚报》曾五次获得中国新闻奖

有着62年沉淀的《郑州晚报》,有着一批成熟的编辑、记者。在这62年里,为了给市民端上一道道精神大餐,不知道他们洒下多少汗水。

他们的这些辛勤没有白费,《郑州晚报》曾经五次获得了中国新闻奖,在同城媒体中遥遥领先。

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那场搅动乾坤的“商战”,不仅让郑州名扬四海,更成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而亚细亚商场更是名震全国,但1997年底,高速扩张下经验不足和人才匮乏导致亚细亚轰然倒塌,郑州商战偃旗息鼓。1998年9月,《郑州晚报》刊发6篇“关于郑州亚细亚商场、集团兴衰的调查”系列报道,客观剖析了亚细亚由强大走向衰败的经验教训。1999年这个系列报道荣获了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2000年1月28日,本报两位记者遭遇“突发事件”,一名歹徒在京广路与陇海路交会处,手持炸药包行凶作案,情况极其危险。记者迎着危险上,拍下了民警以大无畏的精神保护群众、制伏歹徒的机警行动,画面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这组《迎着炸药扑上去》的图片报道获得当年中国新闻摄影一等奖。

2005年12月6日,《郑州晚报》以长篇通讯的形式推出了“带着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的先进事迹,迅即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这篇报道获得了当年的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28岁的女孩李灵,一个乡村女校长,为给孩子们建阅览室,趁着假期来郑州收旧书,她啃着烧饼,与烈日暴雨抗争,她自办学校5年欠下外债16万,却为了孩子们从不说辛苦。2009年《郑州晚报》推出了“最美乡村教师”系列报道,再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