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4版:年度推介 上一版3  4下一版
联大外教拿到中国“绿卡”
年度推介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联大外教拿到中国“绿卡”
亚美尼亚Artur在郑六年,成为今年两名拿到绿卡的外教专家之一
Artur与家人(Artur图)

感慨 拿到中国“绿卡”不容易

由于申请中国永久居留证的制度很严格,目前在郑州工作的外国人,拿到“绿卡”者寥寥无几。早在2003年,Artur就从亚美尼亚来到了中国,今年是他在郑州工作的第六个年头。

“申请绿卡,我用了一年零两个月。”外教Artur会说英语、汉语、俄语、亚美尼亚语、希腊语,工作上频出成绩。通过不懈努力,他终于拿到“绿卡”,这让他一下子有了归属感。

据郑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在郑州工作和学习的外国人有3000余人,他们遍布各个领域。Artur在郑州有妻子和女儿,婚姻关系存续满5年,已在中国连续居留满5年,每年在中国居留不少于9个月且有稳定生活保障和住所,完全符合办理“绿卡”的要求。

愿望 退休后还想留在中国

“这是我女儿尼亚!”Artur一边说一边打开他的ipad,翻出小女儿的照片给记者看。Artur的爱人是河南农大的教师,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妈妈冯老师和爸爸Artur的观点一致:“只要没危险,我就对孩子放手,很少要求她怎样或不要怎样。”

Artur指着谷歌卫星地图说,他老家亚美尼亚还有妈妈、哥哥和自己的两个儿子;老家附近有三个大湖,不过现在都没水了。Artur的大儿子在学业上很上进,正在美国芝加哥读一年免费的课程;小儿子在亚美尼亚的孔子学校读书,马上要到北京语言大学学习一个月。再加上中国的爱人和孩子,Artur的家庭就是个“联合国”。

“拿到中国的永久居留证,以后我不需要再工作或者等我退休时,我还可以留在中国。” Artur说,“我的工作在这里,我的爱人在这里,我的孩子在这里,郑州就是我的家。”

感言

拿到“绿卡”

就要承担更多责任

“在领导眼里,他是个好员工;在爱人眼里,他是个好丈夫;在女儿眼里,他是个好爸爸;在同事眼里,他性格随和,人品很好。”联大翻译王晓磊说。

“我是老师,我的学生付钱学知识,我一定要让他们学到他们最需要的知识。所以,我不想让学生适应我,我在尽最大努力去适应我的学生。”Artur说,学生的学习需要就是我的努力方向。

对Artur来说,“绿卡”不仅仅是一个居留许可证,它也给了他更多的责任感。

Artur有两个笔记本,每本都在1000页以上。这两个本子上记的都是学生给他提的意见和建议。学生在学习中遇到难题,或者有建议给他,或者学生需要哪些方面的帮助,可以随时打电话找他。

“我在课堂上更注重给他们加上他们需要的、课外的东西。比如,雅思、托福如何备考,出国以后怎样开心地学习、生活,在国外碰到问题如何解决等。” Artur说,我不能辜负信任我的人,我要让每一个帮助过我的朋友感受到我的付出。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