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郑州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这个办法不错!用台历宣传安全生产
青工战线创先争优大练兵活动启动
低保对象将连发4个月取暖补助
每人每月50元
闺女,8年没见了,快让爸妈抱抱吧
1230rbkd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闺女,8年没见了,快让爸妈抱抱吧
两幼童被拐8年后被警方解救回家 伤感的认亲场面发人深思
◀在民警的帮助下,被拐骗的胡某的女儿终于回到了亲生父母的怀抱。

一男子出狱后不思悔改,将毒手伸向昔日铁窗下的狱友,先后两次接近狱友取得信任后,伺机抱走人家的孩子,倒卖牟利。

被郑州与洛阳两地警方网上追逃8年后,该男子终于被嵩山路派出所民警成功抓获。民警随即在两个月里成功解救了这两名被拐儿童。晚报记者 刘涛/文 白韬/图

心生邪念

拐卖了一狱友6个月大的儿子

张大海,周口市郸城县人,1984年因抢劫罪被判刑15年,1995年底提前释放后一直在郑州火车站看管自行车。

2003年7月,张大海在火车站碰到了正在闲逛的狱友陈长海,热情的张某不但安排陈长海吃饭,还邀请对方到二七区小李庄的家中做客,没想到“引狼入室”。

其间,张出去办事儿,妻子忙于家务,留下6个月大的儿子和陈长海,陈长海抱起孩子说:“嫂子,我抱孩儿出去转转。”张妻应允。

后来,陈长海将孩子以3000元的价格卖给了司家庄一户孙姓人家。

恶习难改

又把手伸向另一狱友的女儿

陈长海担心张大海报警,开始四处逃亡,潜藏在洛阳火车站的一家小旅社内打工。

而张大海发现儿子被拐走后,当年7月8日在二七分局报警,刑侦大队经侦查抓捕未果,遂将犯罪嫌疑人陈长海网上追逃。

尝到了甜头的陈长海在打工期间,又见到了洛阳市涧西区的狱友胡宗胜。2003年10月12日,6岁的女儿跑回家告诉他,陈伯伯领着她和妹妹去吃快餐,给她点了一份饭后,就抱着妹妹走了。

老胡多次拨打陈长海电话无法接通后,才意识到出事儿了,急忙跑到当地派出所报警。

洛阳警方根据线索,发现这是陈长海第二次“吃窝边草”,于是两地警方建立联动破案机制。

清网行动 捕获爱吃窝边草的“兔子”

8年来,警方始终未放弃追逃,张、胡两家更是为寻找骨肉跑断了腿。

公安部开展“清网行动”后,嵩山路派出所针对该案件成立专案小组,并前往陈长海的老家中牟县芦医庙乡进行调查。

民警发现,陈长海有一个哥哥陈长波,为人老实本分,一直在家务农,从未外出,却于2008年因涉嫌诈骗,被二七区法院判处拘役5个月。

种种迹象表明,有人在冒用陈长波身份。侦查员跟踪调查后得知,这个“陈长波”就是陈长海,暂住于管城区十里铺村。

今年9月9日,嵩山路派出所案件侦办大队中队长陈伟等,经过蹲点守候,将潜逃8年的陈长海抓获。

经过讯问,陈长海对拐卖张大海儿子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并交待2008年被拘役时,害怕被识破自己是拐卖儿童的逃犯,于是报了哥哥的身份证号码,冒用了哥哥的名字。12月29日,陈长海被二七区检察院批准逮捕。

发人深思

俩孩子认亲情绪都很复杂

9月15日,陈伟等根据线索,赶到司家庄孙某家中,将张大海的儿子解救。如今9岁的孩子不肯与生父张大海相认,经过警方与孙某的劝说,孩子最终回到亲生父母的怀抱。

令胡宗胜一家人没想到的是,寻找小女儿的过程如此曲折。陈长海当年把她卖了4000元,只知道买家的绰号叫“老黑”,警方调查“老黑”后,却被告知孩子已被康姓朋友抱走,并把孩子送给了远房亲戚,只知道姓侯,宝丰县人。

最终,民警带着康某,将宝丰县所有侯姓男子的照片一一辨认,在11月18日将已改名的孩子解救。当老胡准备带女儿回洛阳时,同样遭到孩子的强烈抵触。

面对法律和亲情,两对夫妇为了同一个女儿泪流满面,就连已成功解救多起儿童拐卖案件的民警也不免落泪。最终双方达成友好协定,由侯某夫妇送孩子到洛阳,再由胡某夫妇陪孩子到宝丰县认亲,等孩子长大了让她自己作决定。

线索提供 李东亚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