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第1家电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事件:彩电销量超5000万台
TCL价值被低估
新国标
让“问题锅”重新“复活”?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新国标
让“问题锅”重新“复活”?
总第138期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 邱宝昌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 吴景明
家电(hea.cn)网主编 李韬

新国标

让“问题锅”重新“复活”?

近日,新国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制品(GB9684-2011)》发布实施,但没有就此前争论激烈的锰元素含量做出限制。而旧国标《不锈钢食具容器卫生标准》(GB9684-88)对所用不锈钢的牌号进行了规定,这些牌号的不锈钢均不含锰。因此,新国标的发布使得沸沸扬扬的“苏泊尔”多款不锈钢炊具因锰含量超标被查处一事因祸得福。

新闻

背景

主持人:朱江华

邱宝昌: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标准制定一定要遵循促进技术进步和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原则,标准后退其实就是鼓励落后,因此标准不能越定越低,要参考国际上的标准来制定,一定要有技术引领的概念。既然是食品安全标准,就不能“内外有别”,应向国际标准看齐,要从严。

吴景明:按道理说,国标肯定是应该越来越严格,对于锅这种与老百姓饮食健康息息相关的消费品,标准应该越高越好,像锰这种人体本来就不是很需要的物质尽量还是不要出现,这样的行业标准的确是在向利益集团一端倾斜,普通消费者应该说没有因为新的国标得到什么好处。

李韬:由于新国标未对锰的迁移限量作出规定,此前被检查出锰含量超标、镍含量不达标的苏泊尔“问题锅”得以“复活”。虽然新国标认为不锈钢中的锰基本对人体无害,但还是提醒消费者,不锈钢器具不适宜长期炖汤或长期存放含水、含盐的食物。

主持人:前不久闹得沸沸扬扬的 “苏泊尔”多款不锈钢炊具因锰含量超标等问题被查处一事,却因新国标-《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锈钢制品(GB9684-2011)》发布实施而因祸得福,重新上市,各位对苏泊尔“问题锅”死而复生有何观点?

国标倒退不可取

邱宝昌:的确是这样。当务之急是 “标准的制定应该去掉企业的声音”,由国家层面组织有公信力的业界专家等参与,过程要公开透明。不能让大企业“绑架”了国标制定,现在往往行业内的大企业就是国标的制定者,这个非常不合理,因为企业大并不一定代表技术最先进,这其中涉及宣传的问题,也涉及经营的问题。

吴景明:从客观结果来看,很多产品的新国标还是在向利益集团靠拢。这将对消费者带来极大损害,因为这从制度上使消费者维权面临障碍。

李韬:当然,我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企业参加国标制定,肯定会尽力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或调低标准使得自身可以进入,或者提高标准以打压其他企业。从根本上说,不能作为标准的起草者,也不能成为表决者。

主持人: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新国标的出台直接为苏泊尔“正名”了,但是业界还是普遍质疑,新国标降低门槛与苏泊尔的身份不无关系,作为参与不锈钢食具容器新标准起草的唯一一家企业,不排除苏泊尔在标准起草过程中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角度出发。是否有悖常理吗?

勿让企业“绑架”新国标

吴景明:目前国家很多标准是相互冲突或者相互矛盾的,这也需要我们国家加紧制定新国标,符合消费者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诉求,但是这不能成为国标下降的理由。因为好的制度能够使得坏人变成好人,而坏的制度则能够使好人变成坏人。

邱宝昌:制定一个标准,需要大量的数据收集及论证,费用较高,而国家对此补助有限,不少花费往往是企业赞助,一是“更新”慢,二是掺杂了企业的“意志”,因此有些企业就成了低标准的受益者,而消费者无所适从。

李韬:国家标准的制定自有一套严密的形成逻辑,目的是为了保护应用消费者而设立的生产标准,这其中是不应掺和进任何商业利益的,对于被判视为存在利益交换的标准,应在设定的程序下予以投诉,重估直到推翻。但对于非专业的消费者而言,很难有足够的知识与监测器材去质疑标准的部分条款。但至少有一点是明确的,标准的制立不是平衡产销利益,而是完全保护消费者利益。

主持人:目前大企业在“新国标”制定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生鲜乳标准由伊利集团起草,不锈钢食具容器新标准则由苏泊尔起草,是否表明我国食品标准体系存在的种种不足,那么,国标制定,如何平衡企业与消费者的利益?

国标有待完善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