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感谢2011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个有温度的城市,怎能不爱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个有温度的城市,怎能不爱
——2011,看身边小人物演绎人间大爱
李老发将一桶桶制好的纯净水送到立交桥下。

自掏腰包,甚至负债为中州大道桥下等活儿的农民工兄弟设立供水点,每天三趟送去几十桶纯净水,三年如一日,却始终不肯留名,这就是“送水哥”李老发;

3年前一场车祸发生后,丈夫方计委成了“植物人”,妻子朱晓瑞失去了记忆,3年多过去了,曾被医生宣告进入“死亡倒计时”的方计委现在已经会唱歌了,朱晓瑞的记忆也在一点点恢复中,这些奇迹的发生都跟一个人有关,他就是方计委的岳父、朱晓瑞的父亲——朱风奇;

被誉为中原大地上的“张海迪”——郑州大学学生范显良;

…… ……

2011,一个普通的年份,却因这些大爱而变得不再平凡。

晚报记者 裴蕾 常亮 /文 常亮/图

郑州“送水哥”

2011年12月21日中午1点45分,央视十套《讲述》栏目以“街头‘送水哥’”为题,播出“送水哥”专题报道。这也是继央视品牌栏目《焦点访谈》之后,中央电视台又一次用专题片形式,详细报道郑州“送水哥”事迹。

节目以4张晚报记者拍摄的“送水哥”图片为开头,对这位3年来坚持为农民工送水的“草根英雄”作了详细报道。

“郑州是河南的省会。城市的繁荣与发达,每年吸引着大量农民来到这座城市谋求发展……从3年前开始,大桥下的农民工惊喜地发现,有人在悄悄地给他们送水……”节目开头,再次重现了“送水哥”李老发一直保持低调、默默坚持3年多为农民工兄弟送水的场景。

在介绍怎样发现“送水哥”时,《讲述》栏目说:“2011年6月,经过《郑州晚报》记者数月的追踪采访,送水人的神秘面纱被逐渐揭开。之后, 这个名叫李老发的中年男人,相继被多家中央媒体跟踪报道……”

去年12月初,候选2011感动中原十大人物的“送水哥”,突然患急性心梗住进了医院,很多网友知道后,纷纷在微博上留言,表达自己对这位好人的祝福。

网友“泰州新闻广播”:请记住这些面孔吧!坚持3年给农民工送水的郑州市民李老发:好人“送水哥”,传递温情温暖。

网友“新浪拍客”:祝福送水哥,一定要好起来!好人一生平安……

网友“诚联网”:献一次爱心容易,难的是能一直坚持不懈献爱心,一个能默默给普通农民工送水的好心人,希望他身体早日康复!

“天底下最好的岳父”

老朱叫朱风奇,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西涧沟村人……

2011年8月29日下午,郑州市中医院病房楼3楼2病房,53岁的老朱对着床上的方计委笑笑说:“孩儿,3点多了,咱上6楼训练吧。”每天,老朱都会带方计委进行康复训练。

3年前,古巴的一场车祸发生后,老朱把已经被医生宣告有98%死亡可能性的方计委接回了郑州。从那天起,老朱就一直守护在女婿身边,照顾病床上已是植物人的方计委。

医生胡仁杰一直负责方计委的康复治疗。他亲眼看着“植物人”方计委慢慢恢复知觉,开始进食吃饭,在老朱搀扶下学会行走。这让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说,老朱的故事,是他从医见闻中的唯一。

曾和方计委同病房一年多的弓延振老汉,会经常回医院看望老朱。他说起老朱的事儿话很多:“我住院时,小委躺在床上啥也不能动,整天看见老朱背着他走来走去的,真不容易。这样的岳父,我是真没见过。”

2003年,女儿朱晓瑞喜欢上方计委时,老朱是极力反对的。但2007年女儿瞒着所有的人,和方计委偷偷领了结婚证。老朱说:“结婚这么多年了,我连方计委家在哪儿都不知道,一次也没去过。”

但三年多的朝夕相处,这个女婿早已走进了他的生活。他轻轻抚着方计委的头说:“今后,我会把他当成自己的亲生儿子,永远养着他。”

一直负责方计委康复治疗的医生胡仁杰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奇迹。“从医学数据上讲,他站起来的概率最多有万分之三。”

医院的病友们都说,老朱是“天底下最好的岳父”。如今,在岳父长达3年的精心照顾下,方计委不但走下了病床,而且还会深情地为大家演唱:“如果大海能够换回曾经的爱,就让我用一生等待……”

中原大地上的“张海迪”

范显良是河南省罗山县高店乡范湾村人,郑州大学1987级计算机专业学生。1990年1月24日,在帮助村里五保户修葺漏雨房屋时,从屋顶摔下,高位截瘫。

1990年4月19日,中原地区影响力最大的《郑州晚报》在头版头条位置,以《闪光的足迹》为题报道了范显良的感人事迹,中原大地迅速掀起了一场学习他英雄事迹的热潮。那时候,他被大家称作“雷锋式的大学生”。

21年后,每天只能在轮椅上坐4个小时,仅能用萎缩的右手小拇指关节敲击键盘的他,创办了“全国中小学免费答疑网”,免费为全国的中小学生答疑解惑。

范显良的事迹再次被本报报道后,很多读者和网友称他为中原大地上的“张海迪”。

陪爸爸住院的2岁妞妞张怡颖

2011年10月18日,本报一篇《陪爸爸住院的妞妞,希望你的童年甜一点》的报道,让2岁小女孩张怡颖走进众多网友和读者的心里。爸爸因骨癌住进省人民医院,2岁的小怡颖白天和奶奶外出讨钱,晚上睡在医院走廊里……小怡颖的眼神,瞬间牵动了万千网友和读者的心。

小怡颖陪爸爸住院的故事,在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不停转发。

热心网友纷纷发出倡议:看了小怡颖报道,泪流满面。希望大家伸出援助之手,让小怡颖的童年甜蜜一点……

小怡颖的故事在全国范围内引发了一场如潮的爱心传递,并引起全国媒体广发关注。中央电视台记者曾两次飞抵郑州,采访小怡颖的新闻。

·阳光慈善温暖绿城 筹集善款6847万元惠及10万名困难群众

刚刚过去的2011年,给我们城市增添温暖的还有许许多多的好人:正在上大学的儿子突然患病成了植物人,“后妈”刘喜荣用无限的爱心感动了身边的人,儿子也在康复中;“无人售馍摊”带给市民的温暖和感动……

还有来自全民的爱心奉献:在2011年第四个郑州慈善日中,我市社会各界踊跃捐款,奉献全民之爱。

这是一幕幕感动人心的画面——因贫致困的大学生,拿到了上大学的学费;因病致困的市民,拿到了救命的善款;儿童福利院的孤儿,坐上了为他们定制的轮椅;双眼失明的残疾人,用读屏软件可以上网……

这是一段段动人的故事——企业家纷纷解囊,做大做强自身企业,更不忘投身慈善,回报社会;市民慷慨相助,只是希望每个人的一点点爱心能够集腋成裘、积少成多,让困难中的同胞共享阳光……

2011年,郑州慈善总会走过了第八个年头。

2011,慈善义举,日渐升温;慈善理念,日趋浓郁;社会爱心,日益升华。

慈善大爱,将阳光遍洒绿城郑州。

2011年10月15日下午,绿城广场成了一片爱的海洋:在2011“郑州慈善日”活动仪式上,来自全市的160家爱心单位和企业高高举起了红色捐款牌,包括各县市区在内,全市爱心捐款总额达到了6847.2699万元。据悉,当日活动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开展安老、扶幼、助残、济困、助医、助学6个方面的27个项目,预计将惠及我市10万名困难群众。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