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优质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教育快递
“捏”出信心和成就感
联大黄冈名师数理化寒假班即将报满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在玩泥巴中享受童年乐趣
“捏”出信心和成就感
增强了孩子自信心和成就感

素质教育

许多人不会忘记电影《人鬼情未了》中,男女主角相拥做陶艺的浪漫场景吧?如今在郑州,DIY陶艺已成为很多学生和都市白领一族追逐的时尚。陶艺老师会手把手耐心教你做出一个精巧的作品。“很好玩。很有意思。”“没有压力,有成就感。”乐在其中的孩子们的评价,让一些家长“没想到”。

晚报记者 唐善普

小小陶艺吧让孩子找回童趣

“在这里我仿佛回到童年时代,小时候我特别爱玩泥巴。现在一个月我可以来这里一次,好好过足玩泥巴的瘾。”在一家陶艺吧里,六年级的学生曾莉手里不停地团捏着一块泥巴。

她说,小时候跟乡下的奶奶过了半年,那里有好多黄泥土,她跟伙伴最常玩的就是下雨后玩泥,捏成的东西没有样子但玩得很开心。

让曾莉和许多同龄人兴奋的是,在城市里也可以玩到儿时玩的泥巴。陶艺吧里不但拥有先进的制陶机器,还有师傅教你做。

“现在我可以享受一下小时候我没有玩过和享受过的童年乐趣了。”另一个学员小阳将沾满泥的手举起来,在他面前,在老师的指导下已做出了一个“颇有难度”的高脚杯。虽然在成人眼里并不美观,但小阳那细心专注的眼神和兴奋的成就感,让人动容。

据工作人员秦先生介绍,孩子们在这里可以充分展示创作才能,亲手制作各种奇形怪状的陶瓷。壁橱上堆满了孩子们各种奇形怪状的陶瓷作品。有的被雕上各色花纹,有的是粘上许多附加品的“怪兽”,还有的被捏成有翅膀的鱼、多功能的茶杯,还有五颜六色的风铃、马克杯、点心盘……一个10岁的小女孩送给爸爸的笔筒,四周盘着玫瑰花,笔筒侧面刻着几个稚嫩的字——“我爱爸爸”,很温馨。

推开一扇木门,伴随着“叮当”声步入一片宁静、悠闲的陶艺世界。低低回绕的爵士乐、昏黄的情调小灯和质朴雅致的土砖墙,配上“笨拙”可爱的陶版画和陶艺品,我立即就爱上了这里。以指尖的触觉找寻泥巴与心底默契的线条、把自己想象捏成现实。在音乐中转动陶车,细腻的陶士在指缝间缓缓滑动,没想到我坚持两个小时,虽然是一些简单用具的制作,但我找回了自信。这种成功是我从来没体验到的。

很难想象这是参加了三次陶艺制作的初一孩子毛毛的“心得”。他的爸爸毛先生说,半年前的毛毛做事还经常有始无终,没自信,但现在做事有耐心也有信心了。“原先并不赞成孩子去玩泥巴,感觉没用。没想到孩子找到了自信,做事能坚持,日记也写得这么好。”

周末和假期有很多小朋友都补课,但现在,毛先生不想给孩子太多的压力。“孩子来做手工陶艺,既能锻炼动手能力,又可以培养孩子的耐心,何乐而不为呢?”

学生家长刘超说,通过学陶艺,孩子提高了审美能力,对学习也产生了正面作用。

“有了成就感,增强了自信心。”吴女士说,一到周末,就会送9岁的孩子和朋友的儿子来上陶艺课。

“孩子小,要多培养一些满足感、自信心和动手能力。这对孩子的学习及以后做事,都会起到很大的积极影响。”六年级班主任刘老师建议,家长应该多支持孩子上些文化课以外的动手动脑的技能素质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