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十一问 在全球“低碳潮”大背景下,国内车企纷纷倡导新能源。虽然新能源车已逐渐被消费者认识,政府也在大力支持新能源发展。但我国新能源汽车因受制于各方面因素,一直尚未迎来发展黄金期。 展望2012年,对于新能源来说有太多的遐想,家庭用车是否迎来新能源时代?混合动力是否大行其道?自主品牌能够借助新能源弯道超车? 晚报记者 谢宽 新能源汽车,很近又很远 新能源汽车发展缓慢 从2009年起,中国开始确定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随后,密集的扶持政策相继出台,在税收、研发、政府采购等多个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各大车企纷纷成立新能源汽车研发中心,不断向市场推出最新研发的电动汽车。 然而,一部行业指导性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经过长时间的部门利益博弈之后,仍旧没达成共识,2012年能否出台也不得而知。 《规划》不出,发展方向就不够清晰。究竟是优先发展混合动力汽车,还是优先发展纯电动汽车的争论依旧不断。结果就是导致当前新能源汽车发展缓慢,在各地“遇冷”。据中国工信部统计,截至2011年7月,25个试点城市新能源汽车总保有量1万余辆,私人购买的仅1000余辆。 与同类燃油汽车相比,新能源量产车的价格要高出近一倍,虽然有政府的高额补贴,但消费者依旧要承担相对高的车价,而且大部分消费者担心购买后的保养成本高昂。随着相关法律政策的完善,新能源车在2012年的发展前景值得期待。 混合动力更现实 各个汽车企业之所以在新能源领域发力,一方面由于新能源汽车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则得力于政策的支持,《“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明确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成为未来五年装备制造领域重点突破的技术方向。 一般来说,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BEV)、燃料电池汽车(FCEV)等。目前,在我国市场上,以混合动力和纯电动汽车为新能源车型的主要力量。 虽然,新能源汽车规划对纯电动车的支持力度比较大,但是市场状况似乎并不尽如人意。而反观混合动力汽车,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已经进入相对成熟阶段。混合动力汽车在价格、里程、技术、配套设施等方面具备一定优势,它或许仍将是当下最为现实的新能源车发展路径,也是普通消费者最容易接受的新能源产品。 “这主要是由于纯电动汽车目前还有较多短板,一是售价较高;二是电池技术这一瓶颈致使其续时里程相对较短;三是‘加电站’等相关配套设施尚未完备。”也许是基于这些限制,国家工信部副部长苏波强调,“在全力发展纯电动汽车的同时,过渡期一定要抓好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展”。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意味着2012年混合动力汽车将从边缘化地位重新被放置到更加重要的位置。 自主品牌的“超车”契机 面对能源困境,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无论是新消费税,还是燃油税,全都指向以能源技术为主的汽车技术创新。在传统汽车领域,中国车业落后先发国家数十年,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中外车业差距缩小,这给中国汽车工业带来“贴身紧逼”甚至“弯道超车”的希望。 就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而言,较早研发新能源汽车的比亚迪汽车专门开辟了比亚迪F3DM、E6等新能源汽车产品,而上汽自主开发的插电式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荣威550将于2012年实现批量投产,百公里综合油耗为2.7升,较同款传统车型节油50%以上。除此之外,一汽、江淮、长城、长安、吉利等国内车企纷纷推出的新能源汽车也备受业界关注。 然而,实际情况并不容乐观,从2011年情况来看,国有自主品牌本身处于比较尴尬的车市位置,销量下滑明显,在这个时候转向发力新能源,无疑给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带来严峻的挑战。 与此同时,国内自主品牌与国外汽车业相比,技术代差太大。发展新能源汽车,除了动力会发生较大改变,很多地方还要依赖传统汽车技术。严格来讲,很难说新能源汽车和国外车企巨头是站在同一起点上。所以,2012年自主品牌借助新能源实现弯道超车,尚需时日。 【记者观点】 企业需摆脱“被计划”思维 新能源汽车最终的一个问题还是要回到企业,它们要能够进行足够力度的核心技术创新,提供适应市场的产品,最终打开局面。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国内车企还未能提供真正能够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其中的原因在于,国内自主品牌发展新能源汽车所有的规划都是中短期的,这与发展新能源汽车的长期性存在矛盾。这实际上还是一种行政化的思维,需要真正转变到市场思维上来。 从2007年l1月,国家发改委正式颁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首次明确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和范围。到2011年11月,新能源汽车规划 (2011~2020年)再次被国务院退回。这几年的时间当中,隔三差五,总能听到新能源汽车的相关消息。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政策的刺激和推动下,起步上路了。然而,截至2011年前7个月,25个试点城市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总保有量超过1万辆,其中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超过1000辆。 【业界声音】 自主品牌实现弯道超车机遇与挑战并存 我个人感觉就是看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在哪里?如果看传统汽车的话它的成本会不断上升,上升的原因是因为国家对油耗、排放的控制,所以对传统内燃机的要求越来越高。平衡点没有达到的话,弯道超车,就是看谁有能力把平衡点往前提,这个是市场说了算,对于中国这样的汽车大国来看,政府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新能源汽车可能会帮助你节省一些油耗,光算这个账还不够,还要算社会成本,就是目前我们一直鼓励低碳社会,问题是低碳要量化,比如说政府要有鼓励政策,比如取消购置税,牌照免费,但是就会损失到一些政府的收入。 ——河南省汽车行业协会常务会长 蒋贡敏 技术是占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基础 技术是占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基础性问题,开发和抢占这片处女地的关键最终在于技术完善。国内车企必须做好基础研究,避免粗制滥造,保证包括电池、电控和电动机在内的整个动力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可靠,以及较长的使用寿命和尽可能低廉的造价,才能增强自主品牌竞争力、赢得在这一领域长足发展的优势。 ——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公关部经理助理 易泽民 新能源必将是新战场 各车企的纷纷发力势必使未来新能源汽车领域成为新的战场。然而,混合动力汽车融合了燃油汽车和电动汽车的优点,是当下最具有市场价值的低排放和低油耗汽车。纯电动车虽然还不能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它们的到来也将为2012年新能源市场注入新的活力,并且,随着新能源技术的进步和配套基础设施的跟进,纯电动汽车将会获得长足发展。 ——一汽轿车华北区域市场经理 李春喜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