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河南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我省将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河南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第二次记者招待会
我省将实现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
我省新农合筹资每人每年不低于290元 参合农民每人每年最高报销15万

关键词:食品安全

□晚报记者 裴蕾 李萌 张璇

我省法院重拳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记者:我省法院对受到社会广泛关注的“瘦肉精”系列案件快速进行了审理,特别是对生产制售的主犯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量刑,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请您谈谈河南法院在审理该案和涉及民生案件以及社会关注的热点案件时,是如何考虑的?

张立勇(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在审理“瘦肉精”案件时,我们主动把案件放到党和国家对食品安全违法犯罪严厉打击的“大盘子”中去审视,放到省委、省政府关于处理“瘦肉精”事件的总体部署中去思考,从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高度和大局出发,充分发挥司法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保障食品安全的职能,重拳打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对食品安全犯罪的被告人定罪处罚,依法严惩相关涉案人员。

根据我省“瘦肉精”案件数量多,范围广,被告人数多、身份复杂,案件性质、主观恶性、危害后果各不相同等特点,我们提出了严格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重点打击研制、生产、销售“瘦肉精”犯罪和对食品安全负有监管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失职渎职犯罪,而对广大农民养殖户分清责任、区别对待,该严则严、当宽则宽、宽严相济、罚当其罪的总体工作思路,并将此工作思路贯穿于“瘦肉精”系列案件审理的始终。

关键词:渎职侵权

去年立案查处879件渎职侵权案件

记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渎职侵权犯罪造成的危害越来越大,引起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极大关注,请问2011年我省检察机关在惩治渎职侵权犯罪方面做了哪些工作?2012年有哪些新的打算?

蔡宁(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去年,在查办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方面,我们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突出查办了一批重特大案件。全省检察机关立案查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879件1455人,保持了严厉打击渎职侵权犯罪的高压态势。二是开展了严肃查办危害民生民利渎职侵权犯罪的专项活动,立案查处此类案件592件911人。三是深挖安全责任事故背后的渎职犯罪。立案查办各类重特大安全责任事故背后的渎职犯罪案件53件93人。四是加大宣传和预防力度。

2012年,我们将推动反渎职侵权工作健康发展。一是围绕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做好反渎职侵权工作。二是深入推进查办危害民生民利渎职侵权犯罪专项工作,着力保护公民的民主权利,特别是要加强对公民选举权的保护,严肃查处破坏选举的犯罪行为。三是提高案件质量。坚持“一要坚决,二要慎重、务必搞准”的原则,对造成严重后果的坚决查处,危害不大的从宽处理,更加注重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四是更加重视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工作。

关键词:教育

遏制大班额 5年使义务教育学校达到省定标准

记者:随着近年来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里的“大班额”现象非常突出,一些农村学校的学生却越来越少。对于这个问题,省教育厅是如何处理的?今后,将采取哪些措施?

王艳玲(省教育厅厅长):对于“大班额”这样的问题,2011年省教育厅主要做了几项工作。首先,积极推进中小学的布局调整。其次,加强城镇中小学的建设。去年,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已经投入近20亿元,新建扩建中小学来解决存在“大班额”的问题。最后,加强农村学校的标准化建设。

第一,新的一年,我省准备启动实施城镇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扩容建设工作,从而来解决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人口增多带来的学校、优质学校不足这样的问题。第二,力争用5年时间,使全省每一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达到省定学校建设的标准,化解“大班额”问题。第三,进一步推进管理体制的创新,促进优质资源的共享。

关键词:科技

围绕“百千万”建设工程,推进粮食科技创新

记者:中原经济区现代农业建设目标,到2020年力保河南粮食产能1300亿斤,如何提高科技支撑力量,确保在现有土地上生产出这么多粮食?

贾跃(省科技厅厅长):省政府提出实施高标准粮田“百千万”建设工程,打造6000万亩粮田,实现中央对河南提出的粮食总产要求。

为实现这一规划,我们采取的主要措施有以下几项:一是培育粮食新品种,加速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十二五”期间力争实现主要粮食作物品种更新换代一次。二是实施粮食丰产科技工程,集成示范粮食生产新技术、新品种,探索新的耕作技术和生产模式,促进小麦、玉米、水稻籼改粳等良种良法配套。三是加强农业机械的研究开发,为农业机械化提供科技支撑。四是提高粮食生产的可持续能力,主要包括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提升土地可持续利用能力等。

关键词:社会保障

今年我省将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

记者:今年我省在继续推进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方面有什么打算?

郭俊民(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3年来,全省共有101个县(市、区)纳入了国家试点范围,全省参保人数达到3300万人,领取养老金人数达到680万人,覆盖面达到63.5%。其中,郑州、洛阳、新乡、鹤壁、济源、信阳等6个省辖市在国家实施试点的基础上、在试点范围内率先实现了全覆盖。

郭庚茂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是一项重大惠民工程,标志着我省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由过去的“养儿防老”步入了社会养老的新阶段。据初步测算,制度全覆盖后,全省受惠人口将达到7000万人,领取养老金待遇的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1200万人。

关键词:住房

新型农村社区将在全省逐步铺开

记者:下一步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工作的重点在哪里?有哪些举措来保障工作的推进?

刘洪涛(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是河南省在全国的一个首创。不仅适合于河南省,在全国都有借鉴意义。目前规划了近万个,启动了2000个,已经建成了300个,在新乡市、鹤壁浚县、安阳滑县、平顶山舞钢、漯河临颍、商丘永城、三门峡义马和郑州新密都分别做了试点。

近期,尤其是2012年,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重点抓两头,“一头”是经济条件发展比较快的,比如城中村、城郊村、城乡接合部、产业集聚区、城市新区的村庄,可以按照新型农村社区的模式进行建设。另“一头”是不适宜居住的地方,比如深山区,交通不发达的地方,丘陵、煤矿塌陷区、散落分布的不宜居住的村庄,将集中迁建,按新型农村社区模式进行建设。其他农村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统筹发展。

关键词:文化

全省“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将启动

记者:我省一年来在公共文化体系建设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今后将采取一些什么样的新举措?

杨丽萍(省文化厅厅长):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着重在四个方面加以努力:一是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重点推进村级文化大院、农村书屋、社区文化中心和乡镇文化站建设;继续完善市县三馆建设;继续加强全省65519个文物点和2万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资源的抢救、整理、保护工作并做好科学开发利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省直文艺院团剧场建设。二是继续开展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纪念馆、乡镇综合站免费开放工作。三是深入推进重大文化惠民工程。继续实施“舞台艺术送农民”、“高雅艺术进校园”、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农村书屋建设等文化工程;大力推进全省数字图书馆网络建设,完善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实现全国、全省范围内图书馆的文化资源共享共用;启动全省“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计划”,建立以城乡群众和广大读者为主要用户群的公共服务平台。四是广泛组织重大群众文化活动。为提高基层文化工作整体水平,全年计划培训县区级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馆长、站长2000名。

关键词:医疗

参合农民每人每年最高报销15万

记者:2011年是医改3年5项任务的收官之年,过去的3年,我们河南的医改取得了哪些标志性的成果,老百姓从中得到哪些实惠?

刘学周(省卫生厅厅长):具体主要是五个方面:一是新农合的保障水平在不断提升。2011年,参合农民7804万,参合率达到97%,人均筹资230元,群众受益医疗报销128亿元,报销的封顶线10万元,是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8倍,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同时,我们实施了跨区域直接报销。今年,将持续提升保障水平,人均筹资将提高到290元,筹资总额将达到230个亿。报销的封顶线,由去年的10万元要提高到15万元。县、乡两级报销比例也分别要提高10个百分点。通过新农合的实施,有效地解决了群众看病难、住院难的问题。二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断完善。启动了131个县级建设项目,启动了2089个乡镇建设项目,启动了42700个村卫生室,总投资累计将达到100个亿,新增医疗用房的使用面积达到360万平方米。三是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乡镇医院、社区和村卫生室等全部实施了零差率销售,目前运行非常好,仅此一项,通过药品招标和零差率销售,让利群众23个亿,所以群众受益最大。四是公共卫生均等化,人均25元,仅此一项,河南省一年投入25个亿,健康教育、孕妇的保健、儿童的保健等都是全免,国家规定是9个项目,河南又增加了一项婚前检查,也是免费的,受益百姓非常多。五是公立医院改革,是五项改革中最难的一项。主要是两个方面:一个是体制改革,一个是机制改革。体制改革方面,省政府出台了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办医疗卫生事业,有很多优惠政策。医院运行机制的改革,重点加强了县以上二、三级医院的监管,减少药品浪费,有效地遏制滥用药,让利老百姓,效果也很明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