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3版:重读郑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开国立都之源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开国立都之源头
夏代王都王城岗之城墙城壕遗存
商代亳都都城内城墙遗存
小双桥商代王都都城祭祀坑
郑国青铜器窑藏遗存
韩国宗庙石碑

□阎铁成

核心提示

中国大一统国家历史自夏禹开创,经商、周、秦、汉、隋、唐、宋、元、明、清十一个大的历史时期,绵绵四千余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文明没有中断的古国,而这一伟大发展历程的开端是从郑州起步的。公元前21世纪,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国家——夏王朝在郑州诞生,拉开了中国国家文明时代的帷幕。3600年前,商王朝在此建国立都,将中国青铜文明推向高峰。两周战国,管、虢、郐、郑、韩等先后建都郑州,富邦名都,逐鹿天下。在中国国家文明史的前2000年历程中郑州7次为都,时逾千年,书写了中国国家和都城发展历史的开篇之章。

中华第一国在郑州屹立而起

中国远古社会的发展经过邦国时代的碰撞与融合,凌驾于众邦之上的夏部落在郑州屹立而起,以世袭王国的形式开创了王朝时代,王朝的建立是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上的一座里程碑,标志着中国正式步入文明时代和王国时代。夏不仅被认为是中国王朝的开端,也被公认为中国的开端。

人们对夏王朝的存在不存疑义,但文献记载的缺失,为人们清晰地认识夏的史迹带来困难。20世纪初叶,甲骨文的破译和近代考古学的引进为历史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注入了新的活力。先是安阳殷商遗存及其年代的确定,后又有早于安阳殷墟时代郑州商城的发现,随之又有洛阳二里头遗址、郑州王城岗遗址、郑州新砦遗址、郑州花地嘴遗址、郑州大师姑遗址、襄汾陶寺遗址等一系列更早遗迹的面世。这些大发现助推人们对夏王朝的研究出现新突破,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历经多年研究认定,夏王朝存在于公元前21世纪至公元前17世纪,王城岗、新砦、二里头是这一年代框架内具有都城规模的夏代遗址,夏王朝的辉煌一步步映入人们的视野。

人们最早认识夏王朝是从洛阳二里头遗址开始的,宏大的宫殿基址、精美的玉器和青铜器,无一不折射王族的威仪与堂皇。二里头遗址为夏代王都没有任何疑问,但是,经碳十四年代测定,二里头遗存上限不超公元前1800年,下限不过公元前1600年,这显然是夏代晚期都城,不是夏代开国之地。

郑州新砦遗址是年代早于二里头的又一夏代遗址,它拥有近100万平方米的城池,城内发现有青铜器残片和制作精美的高规格器物。新砦遗址存在于公元前1900年前后,年代早于二里头,学术界认为这是时代早于二里头的夏王朝又一都城。但从年代框架上看,新砦遗址为夏代中期都邑,仍不是夏代最早的都城。

人们追寻夏王朝开国之地的目光转向了郑州王城岗。上世纪70年代,人们在这里先发现了两座一万平方米的小城堡,随后又在90年代发现了一座面积至少是35万平方米的古城,这是一座环有巨大城壕的城池,城内分布多片夯土遗存,城中出土青铜铸件、刻符陶片和大量牺牲。这是这一时期中原地区夏部族活动范围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城池,碳十四测定,这座城池存在年代在公元前2190~前1965年之间,这正与夏初大禹立国的时代相符。似乎为佐证大禹曾立都于此,王城岗周边浸润着大禹的故事与传说,至今仍高高耸立着的建于汉代的启母阙、少室阙,是目前存在的时代最早的标志大禹生活地的纪念建筑,昭示大禹活动创业于此。更为巧合的是王城岗夏城周边又发现一座春秋时代的城池,城内出土的大量陶器上刻有“阳城仓仓器”的文字,表明此城即为春秋阳城,这是历史上存在的年代最早也是离大禹时代最近的叫阳城的城市,而史书上曾明确记载“禹都阳城”,这一系列的证据链,使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专家大都认定,郑州王城岗即夏代大禹开国立都之阳城,王城岗夏代城址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的都城遗址。

60年的追寻,传说中的夏王朝有了模糊的身影,从4100年前的王城岗,到3900年前的新砦,再到3800年前的二里头,夏王朝从郑州王城岗立都建国,开创中国发展之始。在郑州新砦成长强盛,谱写中华文明发展融合新篇章,在洛阳二里头走完辉煌之路,孕育华夏变革再迈新征程。

商王朝两次立都郑州

公元前17世纪,商汤起兵推翻夏桀,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王朝,开启600年商王朝发展之路,将中国青铜文明推向高峰。在目前发现的殷商部族活动范围数百处重要遗址中,有十处遗址拥有城池或人工环壕,具有都邑或区域中心的性质,经过对这些遗址的科学考古发掘和研究,建立了以重要考古遗址为描述语言的商王朝基本年代框架。学术界认定郑州商城(面积约1500万平方米)、郑州望京楼商城(面积160万平方米)、洛阳偃师商城(面积200万平方米)、垣曲商城(面积13万平方米)、焦作府城商城(面积90万平方米)、武汉盘龙商城(面积7.5万平方米)、夏县东下冯商城(面积约20万平方米)为商代早期(约公元前1600年~前1400年)遗址,郑州小双桥遗址(面积约600万平方米)、安阳洹北商城(面积470万平方米)为商代中期(约公元前1400年~前1250年)遗址,安阳殷墟(宫殿王陵区面积约70万平方米)、郑州关帝庙遗址(10万平方米)为商代晚期(约公元前1250年至前1050年)遗址。又经过长时期持续讨论,学术界确认,郑州商城、偃师商城是商王朝早期王都,郑州小双桥遗址、安阳洹北商城是商王朝中期王都,安阳殷墟为商王朝晚期王都。在这五座能够推定的商代王都中,郑州商城是规模最为庞大的都城,也是唯一拥有外城、内城、宫城三重城格局的都城,都城内出土数以万件商代文物,青铜重器雄浑,金饰宝玉璀璨,牙雕骨珍天工,青瓷灰陶拙巧,甲骨朱书旷世,兵刃利器精锐,无不使人慨叹肃然,反映了新生商王朝蓬勃向上的生机和独霸天下的威仪。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经过多方面、多学科综合研究后认为,郑州为3600年前商王朝灭夏之后的开国之地,郑州商城为商王朝开国之君商汤所立国都——亳。

公元前1450年前后,王族内部的纷争,导致商王朝立国亳都后频繁迁都,郑州小双桥遗址是这一时期的都城遗址之一。郑州小双桥遗址拥有极其丰富的遗迹,不仅有商代目前仅存的仍高耸于地上的雄伟殿堂夯土基址、大型祭祀遗址、精美青铜建筑构件、神秘的朱书文字、丰富的陶器和骨器,而且遗留有阔达十多米的纵横大道,道路上至今仍清晰留存有30多条车辙,反映了繁盛的商代社会生活。

商王朝两次立都郑州,在这里书写了自己创造历史的辉煌篇章,也将中国青铜文明推向高峰。自郑州小双桥之后,商王朝迁都他处并在安阳走向自己的终点。

诸侯国在此演绎天下“九九归一”

公元前11世纪,走向衰亡的商王朝被新兴的一个边陲方伯之国推翻,中国历史进入中国第三个王朝——周。周王朝实行天子独尊、封邦建国的宗法统治,天下被分为数百个诸侯国,这种管理权力下移的统治策略在周天子分封的初期还能靠宗亲维持,随着时间的推移,诸侯国势力坐大,周天子君主的地位开始动摇,从周王朝第四位国王开始,便出现了王室衰微的局面。各国竞相争霸,开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动荡、大变革、大融合、大发展的时代。在这个时期中,郑州先后出现过管国、郐国、虢国、郑国、韩国,这些诸侯国都非等闲之辈,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中演绎了让后人难以忘怀的大戏。管国受旨于监理殷商遗族之职却书写了让新生周王朝颇感震撼的反叛传奇;虢、郐作为王族近亲,则创演了骄横逞强惹兄弟侧目、被亲朋所灭的悲剧故事;郑国在春秋初年铸刑鼎、兴商贸,成为“小五霸”之一;韩国凭借天时地利,以“战国七雄”的英姿驰骋中原,助推天下九九归一。如今,在郑州,诸侯国的雄伟都城高高耸立,恢弘的青铜重器源源出土,繁盛的社会现象不断被发现,先进的发明创造令人耳目一新。所有这些强悍地向世人展示了这一时期郑州人的不朽创造,书写了郑州在中国国家文明由王国时代向帝国时代迈进过程中的不凡篇章。

2000年王国时代开创了中华文明,奠定了中国雏形,使夏、商、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之始祖三代。而郑州在这一时期二度为夏、商王朝担当开国立都之重任,也使其成为中国古都群中殊荣独享之创世王都。

郑州建都时间表

国名 时代 为都时间

夏 前21世纪-前18世纪300余年

商 前16世纪-前13世纪300余年

管 前11世纪-前11世纪10余年

虢 前11世纪-前7世纪 400余年

郐 前11世纪-前7世纪 400余年

郑 前770年-前375年 395年

韩 前375年-前230年 145年

中国王朝都城时代排序

夏 公元前21世纪 郑州(王城岗)

公元前19世纪郑州(新砦)

公元前18世纪 洛阳(二里头)

商 公元前16世纪 郑州(二里岗)

公元前14世纪 郑州(小双桥)

公元前13世纪 安阳

西周 公元前11世纪 西安(丰镐)

东周 公元前7世纪 洛阳

秦 公元前221年咸阳

西汉 公元前206年 西安

东汉 公元25年 洛阳

隋 公元581年 西安、洛阳

唐 公元618年 西安、洛阳

北宋 公元960年 开封

南宋 公元1127年 杭州

元 公元1206年 北京

明 公元1368年 南京

公元1403年 北京

清 公元1616年 北京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