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8版:重读郑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英才驰骋之舞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英才驰骋之舞台
新郑黄帝故里
中牟曹操以弱胜强之官渡古战场
宋太祖赵匡胤陵
新郑欧阳修墓园
新密郑庄公陵
管城李诫故里

核心提示

依名山中岳,傍大川黄河,秉“天地之中”之灵气,仰深厚历史文明之积淀,郑州自古英才辈出,他们曾长期引领中国文明之先河,谱写了亮丽的时代华章。这方圣土也引无数时代豪杰在此展示非凡的智慧和创造力,闪烁着绚丽的历史光彩。

思想家催生理想之天国

这里是思想家催生理想宏论的天国。生于郑州圃田的列子隐于乡僻数十载,致力道德学问,主张循名贵实,无为而治,与老子、庄子并为道家先祖,其存世著作,篇篇睿智,句句珠玉,蕴含哲理,隽永味长,《愚公移山》更成为鼓舞人们不怕险阻、坚忍不拔的精神召唤。

身为郑国贵族的子产理政二十载,使郑国“道不拾遗,夜不闭户”,其丰富的“宽猛相济”的治世理念被后人推为“春秋第一人”。他将刑法铸于铁鼎昭示于人,首开中国成文法之先,被誉为法家先驱。邓析虽为郑国大夫,却代表新兴阶层的利益,他第一个提出反对“礼治”的思想,反对“法先王”,首倡“名辩之学”,首开助人诉讼之业,成为今日律师之鼻祖。

生于郑州荥阳出身微贱的申不害深感亡国之痛,因此悉心研究治国之道,主张以“法”治国,以“术”理政,深得韩王厚爱,委以重任,终使韩国走向国治兵强,贵为“七雄”。申不害也成为行政管理学之始作俑。先秦法家学说之集大成者韩非,生逢韩国走向衰亡,身为国君之子,心忧如焚,他总结先人理政之经验,提出重赏、重罚、重农、重战等一系列治国主张,尤其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之论,反映了新兴集团的利益和要求,为结束诸侯割据,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提出了理论依据。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取的许多政治措施,都是韩非理论的应用和发展。在此基础上创立的中央集权封建制度,更是影响中国两千余年。

在韩非降世之前,郑州巩义还诞生了一位名垂千古的纵横家苏秦,其出身农家,胸怀大志,曾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捭阖之术,“头悬梁,锥刺股”,终成大器,以一己之力促成山东六国合纵,使强秦不敢出函谷关十五年,贵配六国相印,叱咤风云。与苏秦同为巩义之人,汉代桑弘羊可谓理财大师。他总管西汉国家财政20余年,强调工商富国,实施盐铁官营等一系列财经政策,为汉武帝文治武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

北宋以降,发轫于郑州的程朱理学屡遭金元战乱袭扰,几近荒芜,生于郑州新郑的许衡却矢志穷究,终成理学生成之后第一大儒,对理学的解读和阐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此外,他在历法、文学、医学、数学、历史、经济、民俗等方面皆有颇深的造诣和卓越的建树,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通儒和学术大师。

科学家寻梦之星空

这里是科学家追寻梦想的星空。

生于郑州的郑国,以其卓越智慧修建郑国渠,利用地势特点,将干渠分布在灌溉区地势最高的地带,不仅最大限度地控制灌溉面积,而且形成了全部自流灌溉系统。郑国渠与都江堰被誉为中国古代最伟大的两项水利工程。

生于巩义的嵇含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植物学家,他在军旅生涯中,每到一处,悉心咨访当地风土习俗,将见到的奇花异草,巨木修竹,笔记下来,整理编辑成《南方草木状》一书。此书是世界现存最早的区系植物志,所录或命名的许多植物名称,至今仍被沿用。

郑州管城人李诫则是一位世界级的建筑大师。他长年主持北宋将作监,修筑了朱雀门、太庙、尚书省、九城殿、开封府廨等一系列重要建筑,特别是他呕心沥血梳理前人之经验,总结当朝之实践编纂《营造法式》一书,以36卷、357篇,35555条之鸿篇巨制,图文并茂规范详述建筑类别之释名、制度、功限、料例、图样等,集千余载建筑硕果之大成,创域内外建筑技艺之高峰,赢中国古代建筑典籍“黄钟大吕”之誉,享中国古代建筑宗师之殊荣。

政治家展宏图之舞台

这里是政治家实现宏图抱负的舞台。

出生和建都于斯的中华人文始祖黄帝在这里奠定了华夏文明,中华文明从这里起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夏之大禹在这里治水,终使夏部落在众邦国中先执牛耳,成为大邦。夏王朝的建立使中华文明从邦国时代迈向王国历史,开启中华一统文明之门。

商汤顺应历史潮流,结束夏桀统治,将王国文明推向高峰,所建范围达25平方公里的巍巍三重郑州商城依然让今人惊叹殷商社会的宏大与辉煌。

郑武公、郑庄公在周王室衰微,天下大乱之际,选择郑州立国建都,会盟诸侯,征伐拓疆,施政爱民,繁荣经济,使郑国迅速从诸侯国中脱颖而出,成为一个集农、工、商为一体的富强国家,有“春秋小霸”之称。

战国之际,韩国在实现了“三家分晋”的野心之后,深谙“得中原者得天下”之理,将国都先迁宜阳,再迁阳翟,最后建都于郑州新郑,韩哀侯在这里开始演绎“战国七雄”的悲欢人生。秦汉之际,郑州阳城人陈胜不堪秦王朝残酷统治,一声“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召唤,使天下反秦力量揭竿而起。

刘邦与项羽多年鏖战于此,荥阳之战,刘邦诳楚脱生。鸿沟再决,刘邦终使项羽难逾“楚河”“汉界”,不胜的霸王羞见江东父老,乌江自刎。刘邦遂在郑州汜水之阳登上帝位,定鼎开启大汉江山。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曹操引兵两万,与袁绍十万精兵对峙郑州官渡,巧用奇袭,大败袁军,曹操以此决定一役统一河北,打下独霸北方基础,形成三国鼎立之局。

唐太宗李世民幼年随在郑州做刺史的父亲生活,成年则率军转战于此,先得少林寺僧兵相助转危为安,再战巧用牛口峪地利之势大败窦建德,谱写了中国战争史上围点打援的著名战例。牛口峪一战奠定唐王朝基业,也成就了李世民一世英名。明末农民大起义在步入困境之际,13家义军首领云集郑州荥阳,会议确定和实施李自成提出的联合作战,分兵迎敌的战略方针,调整了农民起义军的方向,迅速扭转战局,成为推翻明王朝统治战争的转折点。

郑州为政治家们成就大业创造了舞台,政治家们也分外恋眷这方终身难忘的故土。在郑州多姿多彩的山山水水间,如今仍分布着郑国、韩国、魏国、北周、北宋君王们的宏大陵墓,长眠着郑桓公、郑武公、郑庄公、韩哀侯、梁惠王、周太祖郭威、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宋太宗赵光义等数十位叱咤风云的历史名君,在他们的陵墓周边,陪伴安葬着子产、列子、苏秦、纪信、桑弘羊、嵇含、潘安、杜甫、裴度、刘禹锡、李商隐、赵普、曹彬、高怀德、包拯、杨延昭、寇准、蔡齐、王彦章、欧阳修、王德用、李诫、王博文、吕公著、高拱等数千位重臣宗亲,形成了国内不多见的历史名人园区。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