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热点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人大代表建议:公款消费禁喝茅台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公款消费拉高酒价 茅台已经是“变味酒”
人大代表建议:公款消费禁喝茅台
响应者众,茅台股价应声大跌

价格一路飙升的茅台酒已经超出寻常百姓的承受范围,客观上沦为变相的奢侈品。“动辄2000多元一瓶的茅台酒已经‘变了味’,不再是普通的白酒,老百姓对此议论纷纷、意见很大。建议上海带头在公款消费中明确禁止喝茅台,各级纠风部门也应把禁止喝茅台列为检查内容,像禁止消费卡一样予以查处。”在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上海市多位人大代表建议公款消费不准喝茅台酒。

日前,在胡润发布的“全球十大最值钱奢侈品牌榜”中,茅台排列在世界著名奢侈品牌路易·威登、爱马仕和宝马之后,名列第四。此外,茅台还被评为“十大最受富豪青睐的送礼品牌”之一。

此后不久,在上海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上海市多位人大代表建议公款消费不准喝茅台酒。

“虽然茅台从没有承认自己是奢侈品,但在价格的疯涨上具备了奢侈品的‘基因’,喝茅台越来越被视为‘身份’和‘品位’的象征,老百姓已经将其视为当然的奢侈品,这次被排进胡润奢侈品排行榜,也是一种旁注。”上海市人大代表慎海雄说,“对此种畸形现象,有必要断喝一声。”

去年年底,在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中,明确要求政府各部门“不得采购奢侈品”。上海市人大代表顾晓敏、尹明华等人士认为,虽然目前条例对什么是“奢侈品”还没有细化的认定标准,但如果一瓶市价2000多元的茅台酒还不算“奢侈品”的话,那显然无法说服民众。

A

茅台列全球奢侈品第四

人大代表们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产品定价和市场定位政府不便干预,但政府可以干预的是:禁止以财政资金满足个别人群的奢侈欲望,杜绝国币公帑的靡费。

上海多位人大代表建议“在公款消费中明确禁止喝茅台”,并倡议“各级纠风部门应把禁止喝茅台列为检查内容,像禁止消费卡一样予以查处”。

“茅台酒已经‘变了味’,不再是普通的白酒,老百姓对此议论纷纷、意见很大。”上海市人大代表史秋琴说。

这样的意见在近两天迅速发酵,“不喝茅台”折射出民众对公款吃喝等腐败现象的深恶痛绝,以及对遏止这些现象的迫切渴望。

B

人大代表建议公款消费禁喝茅台

在人大代表们“义愤填膺”的背后,53度飞天茅台在上海很多门店的售价已经高达每瓶2000元,几乎是厂家零售指导价1099元的两倍。而在广州,记者16日在广百中怡店看到,其售价已达2750元,对比2011年9月1日的1848元,短短4个多月时间价格涨了49%,该店店员还表示目前虽有货,但存量并不多。而位于正佳广场的广州友谊商店则售价2480元。

从某种意义上说,茅台确实不是“普通的白酒”。这种白酒独产于中国贵州省怀仁市的茅台镇,是世界三大著名蒸馏酒之一。自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奖后至今,茅台酒已经揽下10多个国际金奖。新中国成立以来,茅台酒多次被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领导人。

茅台价高是一直以来就存在的事实。尽管深受国人喜爱,但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或许只有在逢年过节或者婚丧嫁娶这样的日子里才会偶尔品尝一下国酒的滋味。

C

茅台在广州售价高达2750元

独特、稀缺、珍奇、昂贵,这些特质符合国际上对奢侈品的定义。除了人大代表们的呼声外,就连给予茅台奢侈品评级的胡润研究院,其负责人胡润也直指“在同类产品中,茅台的价格卖得最高,而且消费茅台的人有局限性,除了富豪和公款消费外,普通人喝不起”。

胡润表示,胡润榜单对一个品牌的评选是按照严格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的,对于茅台被评选为全球十大奢侈品牌,除了按照一定的计算方式计算出上市公司的市值外,还有就是茅台符合奢侈品品牌的要素。

胡润也直呼“普通人喝不起”

D

不知是受舆论影响,还是被大市不济拖累,在茅台销售旺季的当下,贵州茅台昨日股价跌5.98%,盘中触及近期低点175.66元。业内有人士称,倘若禁止公款消费茅台真成行,则股价受挫更甚。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周思然表示,在茅台的整个销售渠道中,70%~80%的茅台产量用于特供、团购及部分企事业单位、经销商的供应,只有20%~30%的供应量才通过专卖店等渠道到达终端市场。这样看来,若将公款消费取消,则茅台供应终端的产品必然大大增加,随着茅台供应关系的改善,茅台价格极有可能降低。

若禁令成行股价受挫将更甚

E

有不少人认为,公款消费是拉动茅台酒价格不断上扬的重要推手。

事实上,对于公款吃请的质疑并不是新鲜事。“喝坏了胃,也喝坏了党风、政风,喝丢了民心”,这样的警示人们已经耳熟能详。但“喝出来的腐败”仍旧屡见不鲜,茅台和它的伙伴们几乎成了会谈、招商、甚至是检查工作的必备品。

公众在呼吁公款消费要“透明”的同时,更关注权力运行的“透明”,这可能才是让“官场”远离“酒场”的根本所在。

还“茅台们”和“酒场”一个清白,应该是个严肃而又迫切的课题。整肃官场、规范权力运行,需要健全制度,需要广泛监督,还需要切实问责。

人们注意到,政府部门已经开始陆续公布“三公经费”(因公出国经费、公务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招待费),相关的管理条例也正在完善和修改中,这仅仅是个开始。

F

茅台牵动反腐神经

相关评论

公款消费禁喝茅台

不如禁止饮酒

人大代表能够在两会上提出不准公款喝茅台的建议,对遏制公款消费显然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不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人大代表的建议虽好但能否真正落到实处却要打个问号。

人大代表反对公款消费喝茅台酒实质是反对公款消费喝奢侈酒。但是,酒类品种繁多,你不让他喝茅台,他完全可以选择消费其他高档品牌的酒。禁得了茅台禁不了五粮液,禁得了国产白酒禁不了进口红酒。而且,茅台之所以会成为奢侈品,一个关键的助推因素就是公款消费。“只要不禁止公款消费喝酒,什么品牌的酒都可能成为奢侈品”。

要真正实现公款消费禁用茅台酒、禁喝奢侈酒,莫若从根本上就禁止公务用酒。据新华社、《北京晚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