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年是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关键之年 今年是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一年 都市区咋发展?两核六城十组团,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做支撑 百姓有啥实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5% 记者 白韬 图 核心提示 2012年,将是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关键之年。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国家和省支持我市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上先行先试,郑州都市区建设将形成新的投资热点。代市长马懿昨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了2012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预期目标,以及要着力抓好的9项重点工作。记者 裴蕾 李萌 张竞昳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3%左右,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7%,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市属及以下进出口总额增长50%,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涨幅4%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0.5%,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省定目标任务。 【关键词】 城镇化 统筹建设“两核六城十组团” “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引领作用,提升郑州都市区建设发展水平。”昨日,代市长马懿提出了这项今年我市将重点抓好的工作。 按照“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要求,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以交通道路和生态廊道建设为切入点,以新型农村社区为战略基点,统筹推进“两核六城十组团”规划建设,构建郑州都市区空间发展格局。 今年,我市将坚持规划先行,突出中心城区和郑州新区核心带动作用,加快推进综合交通、现代产业、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等支撑体系建设。 我市将以复合城市建设理念,加快推进“六城”向中心城区融城发展,按照中心城区标准规划建设航空城、新郑新城、中牟新城、巩义新城、新密(曲梁)新城、登封新城,加快建设主导功能突出的现代化宜居新城区。 加快中心城区连接“六城十组团”的快速通道建设,打造生态廊道和水系景观。依托新城和组团建设,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按照政府主导的拆迁安置模式,有序开展城中村改造和旧城改造,实施城郊村合村并城。 【关键词】 新型工业化 力争全市汽车产量达到50万辆 “强化新型工业化主导地位,提升郑州都市区产业支撑能力。”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将按照“科技含量高、信息化涵盖广、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标准,强化新型工业化主导地位,为郑州都市区建设提供产业支撑。 今年,我市将加快汽车、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支撑产业发展。实施汽车城规划,加快东风日产、宇通客车、郑州海马等企业扩能升级项目建设,力争全市汽车产量达到50万辆,销售收入达到800亿元。 我市还将加快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实现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突破1800亿元;实施电子电器城规划,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 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方面,激活民间投资,完善民营经济和中小企业项目对接、人才培训等服务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引导担保机构规范发展。 此外,还将抓好钢铁、化工、建材、电力、铝等行业节能降耗,提高企业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按照“四集一转”的要求,综合运用规划、土地利用、项目审批、财税调节等手段,推动对外连接通道、环保、供电、生活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省级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平台建设。 我市提出,将力争销售收入超200亿元的产业集聚区达到10个,其中超500亿元达到3个。依托产业集聚区,积极培育装备制造、电子信息、建材耐材、煤电能源4个千亿级产业;力争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企业达到10个,其中超300亿元企业4个、超500亿元企业1个。 培育壮大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物联网等产业,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加快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 建设全国铝精深加工基地、现代食品工业基地、纺织服装基地,力争建材耐材产业销售收入突破2000亿元、煤电能源产业销售收入达到1200亿元。开展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建设,推进数字城市建设。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建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提升郑州都市区发展活力。”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年,我市将坚持服务业优先理念,提升郑州都市区产业发展层次。 规划建设物流、金融、文化、旅游产业集聚区,加快形成一批主导产业突出、各具特色、功能互补的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充分发挥铁路港、公路港、航空港、物流港资源优势,支持新加坡国际物流产业园和华南城物流园等重大物流项目建设。 引进和建设一批大型城市商业综合体,加快大型商品交易市场、批发市场向三环以外搬迁,改造提升一批特色商业街区。积极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加快蔬菜流通体系建设,扩大社区便利店覆盖范围。 我市将加快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推进郑东新区金融集聚核心功能区建设,打造金融总部、财富管理机构、金融后台服务和金融服务外包集聚区,吸引金融机构后台服务中心入驻。 我市还将加快会展和旅游业发展。发挥会展资源优势,巩固提升郑交会、汽车后市场博览会等自办品牌展会,筹办好第十八届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第四届中国郑州农业博览会,建设一批国际国内知名的旅游集聚区。 【关键词】 现代农业 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我市将重点扶持蔬菜、水果、花卉等作物设施化生产,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抓好“菜篮子”工程,新建标准化菜田6万亩。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 我市提出,今年财政支出重点将向农业农村倾斜。加强农村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用上自来水的农村群众新增40万人,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步伐,新修、改建农村道路400公里。 加快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建设,认真落实南水北调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建立新品种新技术示范田,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等工作。 声音 1000多名村民已经入住新型农村社区 市人大代表、荥阳市豫龙镇槐西村党总支书记 赵增波 我们槐西村位于荥阳宜居健康城的规划范围内,作为城郊村合村并城的试点,现在已经规划了近300亩的居民安置区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目前一期工程已建成,300多户1000多名村民已经入住。村民们住进了楼房里,上下楼有电梯,小区里也有绿化,过上了市民的生活。 目前,二期项目正在筹备中,计划建设20多栋楼,可以安置600多户共2000多名村民,马上就要开工了。我们希望借力“新型城镇化”的东风,争取明年下半年投入使用,这样村民们都能搬进新居了。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