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河南省
报纸新闻
名专栏
能放一天假让市民闹元宵吗
“强征元宵”执的是什么法
让“黄勇案”为我们上堂维权课
解读“三公非越少越好”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能放一天假让市民闹元宵吗
官员应有更大道德担当 应试教育不变 “跨市补课”无解 “和谐家庭”不是评出来的
媒体 评说

如果说除夕、春节是一台全民参与的民俗大戏,那么元宵节就是这台大戏的压轴节目。作为已经传承了上千年历史的传统节日,在满城火树银花、满眼烟火花灯中,人们赏月、观灯、猜谜……“闹元宵”是千百年来中华文化形成的对元宵节特有的定位,就像西方的狂欢节一样讲求尽情狂欢。虽然地区不同,风俗也不尽相同,但是诸如舞狮耍龙、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等无疑是元宵节这天最受欢迎的风俗活动。所以,毫不夸张地说,元宵节也是一个全民狂欢的盛大娱乐性节日。既然如此,能不能将元宵节纳入法定假日?一份各国“带薪假期”时间长短的排行榜显示,我国以21天排名靠后,成为世界上带薪假期最短国家之一。这样说来,将元宵节纳入法定假日,并不是过分的要求。

——《新京报》

官员应有更大道德担当

今年的《感动中国》,我赶上了看最后四位颁奖,一位是在四川麻风病村坚持12年办学的台湾人张平宜女士,另一位是感动群体中最年轻的90后孟佩杰,第三位是大家早已熟知的吴菊萍,而最后一位公安部副部长刘金国,来自北京的高官出镜受奖,让我的思考多于感动。如果把出镜和亮相当作一种待遇,我赞成把镜头和荧屏留给群众。如果把“感动中国”作为一种责任和使命,我不赞成群众优先,而官员退避三舍。道德建设人人有责,官员没有理由例外。高官兼京官的刘金国,比普通模范人物多一份道义承载。而我们的道德建设要跟上经济发展,尤其需要各级官员,特别是高层级的人民公仆,在道德建设上扛旗,文明创建上领衔。

——《长江日报》

应试教育不变 “跨市补课”无解

1日,沈阳一中学400余名初三学生,分乘10辆大巴赶赴鞍山补课。此事曝光后,省教育厅要求彻查,沈阳市教育局称将严肃处理。有关部门可以制止并严肃处理一次跨市补课,但追求升学率的冲动,恐怕谁都没有办法将其熄灭。补课可以取消,压在学校、老师和学生身上的竞争压力依旧是客观存在的;有组织的集体补课相对容易监管,分散的补课,学生每天熬夜的“苦读”等却不是监管能管得了的。严肃处理、拿下校长,不是什么难事;然而,情况会有根本性改变吗?不管是为了收费还是分数,跨市补课以及学校和社会上各类的补课,根子都在“应试教育”上,这个问题无解,“补课”问题便不可能有解。

——《广州日报》

“和谐家庭”不是评出来的

已陪伴全国人民半个多世纪的“五好家庭”,在北京市更名为“和谐家庭”。记者从北京市妇联获悉,“北京市和谐家庭指标体系”已制定完成,会上网、藏书量300册以上、常旅游聚餐等成为新的评选指标,对于这些新标准,网友认为与家庭是否和谐无关。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家庭和谐幸福,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当下,“五好家庭”更名为“和谐家庭”,体现了与时俱进。不过,“和谐家庭”的盛名之下,这项评选本身却显得不那么“和谐”。诚然,五好家庭评选在计划经济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起到了引领社会风气的价值导向。不过,时代不同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今天的价值更加多元化,家庭构成更加多样化,很难用一个标准去衡量。

——《大众日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