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2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金水区国基路办事处
百人盘鼓队获特等奖
龙年中国邮政贺卡中奖号码公布
中原区执法人员戴上“紧箍咒”
新密13岁女孩书法展佳节添彩
父爱如山,友爱如潮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父爱如山,友爱如潮
登封真情父女因贫受困,各界关爱呵护暖心

“有了这笔钱,俺闺女今年上大学不愁了!”李云卿感叹。

昨日上午,登封市作家常松木、李振敏、张朝晖携登封民间慈善机构嵩山同善堂、志愿者及热心网友,冒着严寒来到该市君召乡挡阳山下的晋窑村,将义卖著作所得的6500多元现金交给贫困女大学生李淑娜(如图)。

记者 袁建龙

通讯员 王银贵 刘维丹 文/图

没妈的孩子像个宝

1991年春节后的一个凌晨,45岁的李云卿从外面抱回刚出生不到3个月的小淑娜。从李淑娜记事以来,父亲就是家中的天。长大后,邻居家小孩嘲笑李淑娜是一个有妈生没妈养的孩子,李淑娜就跑回家里大闹着要和妈妈过,不要和父亲在一起,并“命令”父亲把妈妈找来。但无论李淑娜多么不依不饶地缠闹,李云卿一直用沉默应对。李淑娜说,从小到大父亲没伸手弹过她一指头,也没有骂过她一个字。家里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不用说全都是自己的。有一年夏天,李云卿用粮食换了些西瓜给李淑娜吃,凑巧的是李淑娜去一个同学家玩,李云卿就把那些西瓜藏起来,几天后等李淑娜回来,那些西瓜全部坏掉了。李云卿因一种病不能吃鸡蛋,因此家里从来也不养鸡。但只要李淑娜在家,李云卿就会买鸡蛋回来给她吃。虽然李云卿一辈子省吃俭用,但每次过星期天,李云卿给李淑娜生活费时总嫌少,总是嘱咐李淑娜在学校该吃就吃,千万别省,没钱家里会想办法。“我知道家里根本就没有钱,有时我回去要钱,我爸真的筹不来,他就去卖粮食。有人说没妈的孩子像根草,可我这个没妈的孩子像个宝。”

李淑娜至今仍清晰地记得上高三时,她发高烧从学校回来,父亲背起她就去看医生。“去看医生的路是一个上坡路,路也有点陡峭,而那时的我至少有100斤,50多岁的父亲一路上不停地大口喘气,我想自己走,父亲不让,咬牙坚持把我送到村卫生所,医生说要输3天的水,父亲就把家里的粮食全卖了凑医药费。”李淑娜说。

学费难引发登封社会关注

2011年学校放寒假,李淑娜回到家里发现,本来身体就有病的父亲,现在更不如以前硬朗了。即使父亲一天到晚都在田里干活,也根本解决不了李淑娜上学的费用。据了解,李淑娜在学校的生活费是自己平时下课去学校餐厅勤工俭学换来的(帮餐厅做事可以免费吃饭),星期天李淑娜在校外发传单做兼职来赚取一些钱。“我的学费一年要6400元。去年的学费是父亲卖粮食、向周围人借和我自己在暑假打工挣的钱,但还是无法支付那笔学费,因此只好和学校商讨缓交学费,但校方规定来年必须把学费补交齐。”李淑娜说。

李淑娜父女的境遇,在社会上引起不小的反响。1月19日,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为李淑娜送去爱心募捐款共1550元,还有米面油、被褥。来自登封市崇高路小学的“美德少年”李济民把自己的200元压岁钱也捐给了李淑娜。“一定要让大姐姐上学去。”小济民天真地说。

三作家广场摆摊义卖

1月31日,为了帮助李淑娜凑足学费,保证李淑娜在元宵节后顺利赶赴江西上大学,登封作协主席常松木携带散文集《嵩岳烟雨》,当代“嵩山才子”李振敏携带《李振敏旧体诗选》和《李振敏现代诗选》,青年作家张朝晖携带长篇小说《大铁笼子》,在志愿者和热心网友的积极协助下,来到登封市区嵩山广场摆摊义卖。截至下午4时,三作家共义卖作品60多套,募捐爱心款6500多元。

截至记者发稿时,登封市慈善总会副秘书长李双群告诉记者,登封市慈善总会已将李淑娜列为下年度的救助对象。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