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都来拍拍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两个人的婚姻
改变了两个村庄的“陋习”
爱情就是
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爱情就是
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新照片 拍摄时间:2012年 现在:丈夫 康庆尚 71岁 妻子 仲伟菊 70岁
老照片 拍摄时间:1967年 当时: 丈夫 康庆尚 26岁 妻子 仲伟菊 25岁

爱情就是

和你一起慢慢变老

“同舟共济四十年,我来提笔赞情感。张高二君牵红线,我在河北她在南。军晋之中结良缘,牛郎织女度华年……”如约来到康庆尚和仲伟菊夫妇的家,没说上几句话,开朗的康庆尚就拿起他写的《情侣四十载有感》读了起来。两位老人已结婚40多年,感情一直很好,从没红过脸。记者 鲁慧 张翼飞 文/图

为了能吃饱,小康参了军

1959年,周口市鹿邑县唐集乡康庄村刚满18岁的康庆尚,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却经常是吃了上顿没下顿,饱受饥饿的煎熬。由于父亲早逝,他们兄弟姐妹5个和母亲相依为命,身为长子的康庆尚只上到小学5年级就辍学了,和母亲共同担负起了家庭的重担。

当时正好有部队来征兵,当兵不仅可以报效国家,还能吃饱饭,康庆尚抢着去报了名。

康庆尚的部队在保定市的一个县城,由于他文化基础在同龄人中还算不错,被分到了通信连学习无线电。3个月的集训结束后,他以考核优秀学员的身份受到了嘉奖。在一起来的20多个战士中,他是唯一受奖的。

康庆尚表现突出,在部队一直从事着他热爱的无线电工作。

战友牵红线,千里结姻缘

1965年,和康庆尚一个连一个班的战友张振生给他介绍了个对象。当时,张振生的爱人在郑州二里岗蔬菜公司上班,张振生的爱人就把自己的好姐妹,当时在二里岗粮食公司的仲伟菊介绍给了康庆尚。

刚开始,他们相隔很远,不便见面,就先通过书信联系交往,互相寄照片,介绍情况,鸿雁传书一年多后才见了面。

在通信的时候,康庆尚把自己最大的担心向仲伟菊和盘托出:我现在在部队算是干部,但是将来转业后就不好说了,有可能回原籍农村,有可能到更为偏远贫困的地区,跟着自己很有可能会受苦,你能接受吗?

仲伟菊回信说:我也是吃苦长大的,结婚是为了找个可以依靠的人,而不是为了享受。不管你将来到哪儿,我都会随你到哪儿。

1966年,康庆尚回家探亲,路过郑州时,和仲伟菊在张振生爱人的单位蔬菜公司见了第一面。

第一印象,两人都很满意。不久,确定了终身大事。

1967年12月9日,部队大换防,康庆尚在山西太原服役。仲伟菊来到太原,康庆尚买来了香烟和糖果,他们在部队举行了简单的仪式。

第二天,他们在太原市区一家照相馆拍下了这张合影。照片上,康庆尚穿着军装,英姿飒爽,仲伟菊穿的是专门买的新衣服,也分外精神。

1975年,康庆尚转业到郑州市无线电仪器厂工作直到退休。他和仲伟菊经历了五六年的两地分居生活,最让他愧疚的是,3个孩子出生的时候,他都不能在妻子身边。现在,有了时间,他炒菜、蒸馍、擀面条、包饺子……什么家务活儿都抢着干。看到妻子吃着他做的饭菜,露出惬意的笑容,他可高兴了。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