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东(安徽)
2月8日,石家庄女网友们在高速公路上发布了四块巨大的路牌“反色情”广告,呼吁人们“不要出轨情人节,让爱回家”。2月12日,500多块公交车站站牌广告又陆续出现在石家庄街头。其中部分广告语为“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贞操是女孩最好的嫁妆”等。
“反色情”广告,算得上是“公益广告”,也可以认为是给情人节“量身定制”,属于家庭美德与社会美德的范畴。虽然其内容可能有“不合时宜”的敏感词汇,但其出发点是为了“净化”情人节,倡导修身养性,维护爱情尊严,维护和谐家庭。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和睦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婚姻的破裂成因很多,但第三者的插足是最厉害的“杀手”。
情人节起源于古罗马,是为了纪念一位名叫瓦伦丁的基督殉难者与关押他所在监狱的典狱长的盲眼女儿之间纯真而凄美的爱情而设的。因此说,情人节的永恒主题应该是纯洁的爱情。然而,情人节的概念与内涵都在“与时俱进”。情人节在一些人的眼里已异化为与“新欢”幽会的节日,讨“情人”欢心的吉日,这让纯洁的爱情、美满的家庭情何以堪。
婚姻信任危机主要缘于夫妻感情危机,有多少“爱情”已被“二奶”抢走?有多少感情已与“小三”建立?有人提出,婚姻的破裂并不都是什么坏事,好聚好散,婚姻不是枷锁。但是,婚姻的破裂绝不是什么好事,尤其是玷污神圣爱情的“被分手”,对另一方及整个家庭的伤害是“致命的”,并且,有多少违法犯罪行为在婚姻破裂的同时发生,女性犯罪中相当多的与婚姻情感危机相关。
情人观是爱情观、家庭观的“浓缩”,看起来属于人的隐私,只是生活的小节,但是,任何观念的形成都有原因。情人观的变化非一朝一夕,它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左右,并受社会道德观的“摆布”。是小环境与大气势的关系,是微观与宏观的关系,甚至还是因果关系。我们反思情人观“出轨”,更要反思价值观、道德观的“沉沦”。“反色情”广告或为治标,治本之策或为重构社会价值观、道德观等。
让爱回家,“不看广告看疗效”。单纯的道德标杆或乏力,要打通道德与法治的“隧道”,让家庭道德、社会美德以及社会法制等共同成为爱情婚姻的“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