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成立督导组,实施日巡查、日汇报、日整改 完善长效管理机制 强力整治村容村貌 自本报瞭望塔2月15日刊登了《中原区须水办事处辖区内脏乱差严重,垃圾堆成“景”》后,引起中原区委、区政府、须水街道办事处高度重视,立刻采取措施,连夜施工,对辖区内存在问题之处进行整治。昨日,记者回访时发现,垃圾没有了,道路清洁了,环境变漂亮了。 记者 董占卿 通讯员 陈曦 文/图 垃圾没有了 道路清洁了 上午10时许,在三孔庄村、庙沟村,记者看到,路边的垃圾没了,道路也比以前整洁多了。在须水村东边的一条道路上,村民门口的垃圾没有了,一辆大型铲车停留在原来垃圾的位置。随后,在小李庄村、天王寺村,记者看到,道路两边打扫得非常干净,路面非常清洁。“两天来,辖区所有干部职工,都被要求到村组中实地查找卫生死角,做到发现一处清理一处。”须水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赵永刚说,坚决打造美丽家园。 多策并举 狠抓落实 上午,须水街道办事处主任周岭说,面对须水街道在村容村貌整治中存在的问题,街道办立刻召集全体工作人员大会,查找自身不足,强化责任意识,落实奖罚措施,立刻在全辖区范围内清理卫生死角。目前,按照区村容村貌整治办公室的要求,须水街道已采取多策并举、群策群力、狠抓落实,在辖区12个行政村内广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治行动。通过制订工作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制订村民公约和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建立完善村容村貌整洁长效机制,扎实推进了村容村貌整治工作,加快了城乡环境卫生管理一体化进程,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和人居环境。 完善机制 长效保洁 周岭还说,为了达到须水街道办事处辖区长期清洁的目的,街道根据自身情况,完善管理机制,实现长效保洁。目前,要求各村按照“户分类、组保洁、村收集、村转运、区处理”的模式,健全完善了农村环境长效管理责任制。辖区各行政村配齐了专职环卫管理人员95人,做到农村道路和村组全天候清扫保洁。每个村民组保证至少有一个密闭的垃圾收集房,配备垃圾清运员83人,做到垃圾日产日清。辖区内3个垃圾中转站正式投入使用,形成了各村路面有人清扫、垃圾有专人运送、生活垃圾日产日清的工作格局。 同时,须水街道成立了督导组,做到日巡查、日汇报、日整改。凡发现生活垃圾积存、建筑垃圾乱堆乱放、污水横流等影响环境卫生现象,及时通知包村领导和所属行政村,迅速进行整改,并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对整改不到位的,街道办事处实行有偿清运和责任追究,确保取得实效,实现辖区环境卫生的干净、整齐、靓丽和美化。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