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1版:第1通信 上一版3  4下一版
通信快报
运营商策动新浪漫标准
“分秒之争”再起波澜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打电话,按分计费还是按秒计费?
“分秒之争”再起波澜
哪种更实惠,不妨算算看

通话不到一分钟,也得按一分钟收费,这种延续多年的收费方式在近期引发了争议。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工商局发起“叫停电信收费不合法规则”行动,其中“万人晒话费账单”活动得到消费者热烈响应。而以《人民邮电报》为首的通信行业工作者则表示,按分计费是较为合理的计费标准。一时间,“分秒之争”成为一个热门话题。记者 祁京

争议一

按分钟计费是否合理?

正方:按分钟计费是霸王条款

“我一般电话都不到一分钟,凭啥非要按一分钟收费?”市民小张对这样的收费标准感到不满,“我打多少秒就交多少秒的钱这是应该的,没打够也交,是不是太不公平了。”

和小张一样,很多市民也认为,通话按分钟计费,等于没有提供相应的服务就多收取费用,属于霸王条款,应该遭到抵制。

中国消费者协会律师团团长、北京市消协法律顾问邱宝昌认为,不足1分钟按1分钟收费是不公平交易,属于计价不准确。他建议,可以四舍五入,不足1分30秒按1分钟计费,超过1分30秒按两分钟计费,或者按秒计费,这样比较公平。

反方:按分钟计费是国际惯例

“按分钟计费,很多国家都是这么做的啊。”郑州联通的一位工作人员说,并不是只有中国采用分钟计费。

他说,网上有人统计过,世界上主要的79个国家和地区,以秒计费的有8个,约占10%,而绝大多数国家都没有实行以秒计费,其中韩国和日本甚至仍然以3分钟为一个计费单元。

争议二

按秒计费是不是可行?

正方:可行,但代价高

通信业专家项立刚认为,计费方式按秒收费,在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但如果更改,存储成本会大大增加,这样会产生个问题:一是增加的这部分成本会被转嫁到消费者身上,二是会占用大量社会资源,比如存储资源。

反方:不可行,问题多

“中国三家电信运营商是世界上最大的电信运营商,计费系统的复杂性远超过那些小国的运营商。”一位运营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升级计费系统造成的成本,最终会分摊到消费者身上。而且按秒计费在运营之间也很难实现,“目前移动运营行之间的网间结算成本是0.06元每分钟,如果按秒收费,四舍五入之后,20秒以下的网间通话对消费者不计费,但是对运营商之间计费,到时候你打外网电话肯定会贵一些。”

争议三

改分为秒是否实惠?

正方:按秒计费最划算

对于通话如何计费,多数人认为按秒计算最合适。“为什么不能按秒收费呢?打多少秒收多少秒嘛,如今技术问题不是难点,我看关键是利益驱使。”有不少市民表达了这样的看法,他们认为,按秒收费会更加精确,自己付出的费用也会相对应有所减少,对消费者是很有利的。

反方:批发改零售并不值

“按秒计费没有必要,每分钟资费已很低,很难拆分,且拆分后体验并不好。”通信行业专家付亮在微博上表示,现在通信单位资费已相当低,趋势是扩大计费单位,甚至提供包月服务,而不是缩小到按秒计费。

“其实像美国有些运营商,他们电话是按次收费,而我们推的一些套餐,是按月收费,通话都包含其中的,这样的计费方式和缩小到秒哪个更实惠,是批发便宜还是零售便宜,大家可以算算。”郑州移动的工作人员表达了和付亮类似的观点。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