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版:热线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电动车为啥不骑要推着走
还慌慌张张的?
我们开业不收礼
组织大伙儿来献血
“老庄的草莓”
微博上喊翻天了
每天奖价值144元礼品
每周奖价值600元礼品
每月奖价值1000元礼品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老庄的草莓”
微博上喊翻天了
周末来了至少2000人
被踩烂的草莓随处可见,不少人没摘到有市民认为,老庄的经历反映了一个怪圈:
盲目种植➝产品滞销➝媒体呼吁➝市民蜂拥而至➝造成损失
昨日下午,在老庄的草莓大棚内,地上遗留着不少烂草莓。

“老庄的草莓”

微博上喊翻天了

周末来了至少2000人

被踩烂的草莓随处可见,不少人没摘到

有市民认为,老庄的经历反映了一个怪圈:

盲目种植➝产品滞销➝媒体呼吁➝市民蜂拥而至➝造成损失

老庄在天河路黄河大堤附近种植了20亩地草莓,苦于没有销路,发微博求助大伙帮忙。本报17日、18日连续两天进行了报道,引起市民强烈反响,周末两天时间,保守估计有2000人光顾老庄的草莓基地,还有不少市民奔着采摘草莓而去,结果没能采到。

记者百度输入关键词“微博 草莓 庄亮”,找到相关结果共899个,中新社记者还到基地实地采访。微博上讨论得热火朝天,有人叫好,有人埋怨,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记者 冉小平/文 周甬/图

96678

96678

老庄不停地劝别人:周末别来,还是人满为患

昨日下午4点左右,我来到老庄的草莓基地。现场偶尔还能见到一些采摘的市民,但老庄的电话几乎没停过。

下午5点,还有人给老庄打电话,说路过草莓基地,想到他这儿采摘些草莓,老庄一一婉拒。

老庄说,上周五他接了300多个电话,当时预料到周末会有很多人来,之后给他打电话的,他都建议错过这个高峰期,没想到还是有那么多人。

负责交通秩序的工作人员说,昨天、前天每天有约800辆车来到现场,车子一直停到南郭头的路上,因停车位不够,昨天还疏导了部分车辆到南郭头去游玩。

老庄草莓基地共有16个大棚,目前日产500斤左右,两天来了2000多人,相比庞大的人流,这点草莓根本无法应对。

人来多了基地受损老庄愁,买不到草莓服务不好市民怨

草莓滞销没人光顾老庄发愁,现在人来多了也愁呀。

我昨天在2号棚、6号棚看到,被踩烂的草莓随处可见,没成熟的草莓被人踩坏,有些草莓咬了一口就被扔在地上。老庄说有些人在大棚里大吃起来,吃完还往兜里塞。

他以基地最贵的每斤30元的草莓为例,这类草莓产量不高,一株苗要3元钱,一个大棚栽两万株,加上其他的,成本算下来都得要8万多元。

老庄发愁,前去购买的部分市民也有怨言。

@勒马听松:一个棚就那么大,放进去那么多人,难免会踩烂一些,数十元一斤的价格,其中应该也包含着吃的和踩烂的吧。

@丫丫的小家:冲着每斤10元的20亩草莓而来的就不要来了,这里都是20元一斤的。

老庄解释,16个大棚,卖价每斤10元和30元的各有两个棚,15元每斤的7个棚,20元每斤的5个棚。10元每斤的上周六上午被采光了,昨天买的多是15元每斤的。

还有网友说“专门跑去没摘到草莓”。老庄发微博道歉:实在对不起,草莓这两天真是被摘光了,草莓期一直到6月份,错过了高峰期后你们随时可以来。

尴尬局面暴露出本地大众观光农业信息不对称

一下子拥来这么多人,老庄发愁,心怀爱心前去采摘的市民没能摘到,感觉被欺骗了,也有怨言,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市民周先生说,这个时节天气暖和比较适合出行,适合大众采摘的水果又只有草莓,人满为患可以理解,如果春秋季节,适合采摘的品种多,选择余地大了,可能要好些。

也有人指出,不论什么样的问题,深层次的原因是本地大众观光农业信息不对称,农民和市民信息沟通不畅。市民不清楚周边的大众观光农业分布,爱心采摘草莓见报后,这一方式比较契合了都市人的休闲娱乐,大家便蜂拥而至,情况得到缓解后,老庄又很难及时反馈信息,致尴尬局面出现。

市民乔涛认为,老庄的经历反映了一个怪圈,即盲目种植+缺乏营销+产品滞销+求助媒体+媒体呼吁+市民蜂拥而至+组织力度不足+人群效应+造成损失+舆论谴责,只有正视这一问题,才能避免尴尬局面出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