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96%学生来自中国,成绩全是A 双学位国际项目连续9年“生产”出410个学士学位 其中文件齐备、真正修完所有课程的学生仅有10名 即使学生提交了假成绩单,也可以被“破格录取” 一夜之间,黄钟强从美国狄克森州立大学获得的文凭似乎变得一文不值。 针对这所位于美国北达科他州的高校,该州的教育监管机构近日发布了一份内部审查报告。根据报告描述,狄克森州立大学俨然成了一座专为留学生打造的“文凭工厂”。而这座“工厂”里,96%的学生来自中国,其余的来自俄罗斯。 该报告指出,这所大学的双学位国际项目连续9年“生产”出410个学士学位,但其中文件齐备、真正修完所有课程的学生仅有10名;录取不符合入学资格的学生更是家常便饭,即使中国学生提交了假成绩单,也可以被“破格录取”。 中国院校推荐的双学位学生 “百分之百被美方录取,百分之百学成回国” 2010年3月,在中央民族大学读大三的黄钟强从学校网站上看到了美国狄克森州立大学双学位项目的信息。不久后,这所美国高校的副校长——高大、满脸笑容的哈尔·海恩斯,及其“中国办事处”的江主任——一位长发披肩的年轻女士,一同来到中央民族大学。 海恩斯与江主任介绍说,美国狄克森州立大学拥有三大权威机构的“认证”,学生只需在中央民族大学学习3年,再到美国留学一年,毕业时就可以获得两校分别颁发的学位证书。 事实上,在大洋彼岸,这所美国公立大学并不起眼。它在1918年建校,原是一所师范学院,直到1987年才获得正式大学资格。不过,跨洋过海来到中国后,狄克森州立大学却受到前所未有的“追捧”。 从2003年开始,19所中国高校陆续与该校合作推出国际项目。这所美国大学通常派出校长、院长来访,与中国大学签订合作协议。签约现场常挂有中美两国国旗,仪式郑重。几乎没有人怀疑这类国际项目的质量。 “他们对成绩没什么要求,英语也不需要雅思、托福,甚至连四六级证书都不用,只要我去英语系找个教授,签个名就可以了。”黄钟强说。 这样的情况并不是特例。之前一年,海恩斯访问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时,就赞扬该院是狄克森州立大学的“金牌合作者”,因为该院“推荐的双学位学生百分之百被美方录取,百分之百获美国签证,百分之百完成双学位学习任务,百分之百学成回国”。 完美合作终于被一一戳穿 “一些监控被有意忽略了” 直到美国北达科他州大学系统与高等教育委员会携手调查狄克森州立大学,完美的合作才被一一戳穿。 审查结果在2012年2月10日正式公布,报告长达40页。在完整复核了过去9年参加双学位项目的所有学生档案后,调查发现至少15名学生没有达到项目规定的最低要求,就被轻易录取,而许多中国学生都没有提交托福或雅思证明。随后,狄克森州立大学让25名已经入学的中国学生重考托福,发现其中21人的成绩达不到招生要求。 “这一切的原因,是狄克森州立大学各部门的程序长久以来不断退化。”报告指出,“一些程序被废置了,一些监控被有意忽略了。” 然而,这还不是真相的全部,调查的线索将问题的脉络引回了中国。报告指出,学生们申请时接触到的中介自称是狄克森州立大学的员工。“中国学生的所有文件都通过这些中介传递”,而狄克森州立大学“几乎接收不到任何直接来自中国院校的官方文件”。 报告中唯一被点名的中介是“狄克森州立大学中国办事处”,文件末尾附有办事处的两张名片,上面印有办事处网址。记者发现,该网站目前已不能打开,但通过百度快照功能,可以看到该办事处的两名员工曾多次陪同狄克森州立大学高层访问中国高校。 过去几年,招生不足成了这所高校的一大难题。在美国小城狄克森,石油产业正蓬勃发展,比起上大学,许多年轻人更愿意投身高薪的石油工人行列。 2008年3月,新校长理查德·马克卡林刚刚上任,就把扩大招生列为该校一大目标。据美国媒体报道,马克卡林定期召集会议,让学校官员给他汇报招生数量,还威胁下属假如完不成招生目标,饭碗就岌岌可危。 比起美国本土,更大的生源市场显然在遥远的中国。2010年3月和2011年4月,这名校长两次来中国巡回访问众多中国院校,包括北京交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等等。 过去几年,美国许多州都在缩减高等教育经费。波士顿学院国际高等教育中心的主管菲利普·阿尔特巴赫认为,一些美国公立学校开展国际合作,也是受利益驱使。“他们需要开拓收入来源。”阿尔特巴赫说。 在招生数字的诱惑之下,整所学校都在为留学生大开绿灯。调查人员发现,在一些课程中,留学生的成绩基本全部是A,一些挂科的学生也被赋予特权,成绩单上不留任何污点,下学期重修便是。 此前9年,这些国际项目颁发的文凭数量节节上升——2003~2008年,仅授予了35个文凭,但随后4年发出的文凭总数猛升至559个。随之而来的是质量不断下滑。报告指出,在已经颁发的410个学士学位证书中,400个学生还欠缺学分或成绩文件。 在招生数字的诱惑之下 整所学校都在为留学生大开绿灯 所有院校都想投身国际化浪潮 但他们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 在中国,许多高等院校同样对狄克森州立大学背后的问题熟视无睹。 2011年8月,虚报招生数字事件被曝光后,这所高校在美国本土已经受到广泛质疑。不久后,校长马克卡林被勒令辞职。 但在随后的几个月里,狄克森州立大学在中国依然活跃。2011年8月、9月、11月,该校分别与衡阳师范学院、湖南科技学院、大连东软信息学院签订合作协议,12月副校长还访问太原理工大学,做了有关“狄克森州立大学全球化”的演讲。 似乎没有人知道,在大洋彼岸,这所大学的“全球化”已经引发监管机构的怀疑。直到近日,历经数月调查而形成的审查报告在美国正式出炉,中国舆论才一片哗然。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1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教育部已要求驻美使馆教育处核查有关情况。 在美国,报告也引发了轩然大波。报告发布当天,狄克森州立大学就陷入混乱。报告公布后,该校主管学术事务的副校长也提出辞职,但没有发表任何有关辞职原因的声明。 据《中国青年报》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