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转变领导方式 创新党务工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全国找坐标 中部求超越 河南挑大梁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总编辑评论

□石大东

昨天召开的全市转变领导方式创新党务工作大会,围绕“强化群众观点,坚持群众路线,转变领导方式,创新党务工作,着力构建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的长效机制”这一思路,市委、市政府给出了详尽的安排和部署。以新型城镇化引领郑州都市区建设,在全省率先走出一条“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切实担当起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挑大梁、走前头”的责任使命,必须继续始终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强化领导作风,革新工作方法,务实发展为民。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加强廉政监督、完善监督机制的需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民众的公民意识逐渐觉醒和成长。前几日,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在发布2011年度公民社会十大事件时,有专家便强调,2011年可以称为“中国公民社会建设元年”。面对民众对廉政建设不断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我们必须在加强廉政监督、完善监督机制方面,用“群众满不满意、高不高兴、赞不赞同”的标准,对党员领导干部加大教育力度、从严进行管理,健全完善制度;与此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完善外部监督,让党员领导干部不仅经得起内部监督的检验,更能经得起外部监督的考验。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创新干部选拔机制、完善评价考核体系的需要。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曾提出过“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老好人吃香,不让投机钻营者得利”的选人用人工作思路。“全国找坐标、中部求超越、河南挑大梁”,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们的干部选拔机制、评价考核体系,就是要始终坚持群众路线,既确保那些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愿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能够脱颖而出,又能通过评价考核体系的完善,保证选拔出来的干部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领、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凝神聚力谋发展、创设环境搞建设的需要。以郑州“十年创文梦终成”一事为例,这一成绩的取得,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不断努力的结果,更是全市上下民众齐心协力的结果。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需要我们共同创造和谐稳定的经济社会发展环境。和谐稳定的发展环境的创造,需要积极搞好宣传、营造舆论氛围,更需要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密切联系群众、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推、不躲、不绕、不糊,将民众的诉求化解在基层,将民众的矛盾消除在萌芽;“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做群众之所需”,为民谋发展,为民谋福利。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必须着力构建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的长效机制。民众对新型城镇化的祈愿是什么,民众对都市区建设的渴求是什么,民众对“六个切入点”的配合度有多高,民众对“全国找坐标、中部求超越、河南挑大梁”的内涵理解有多深,如此等等问题,均要党员领导干部深入基层去了解,深入群众去发现。与此同时,面对民众增加收入、健全保障等基本诉求,我们需要建立起坚持依靠群众推进工作落实的长效机制。

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就能做到紧盯目标不动摇,加快发展不松懈,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敢于负责,敢于承担风险,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干工作、抓落实上,把全部精力用在干事业、求实求效上,说了算、定了干、干就干好。就能早日把郑州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和最佳宜居环境城市,在全省率先走出一条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路子,切实担当起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挑大梁、走前头”的责任使命,就能越来越接近“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这一终极目的。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应该也必须成为我们今后强化领导作风、革新工作方法、实现务实发展的基本前提,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成绩、赢得无愧于人民的进步、实现无愧于时代的发展。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