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第1金融 上一版3
各执其词
宋女士的问题仍未解决
长期限保险,“陷”住七旬老人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交6万元保费,72年后才能拿回本金
长期限保险,“陷”住七旬老人
保监局:严厉打击销售误导行为
专家提醒:仔细查看保单条款,按需购买
72年后 才能取回本金 保单 只须交纳 6年的保费

保监局:严厉打击销售误导行为

专家提醒:仔细查看保单条款,按需购买

近两周,本报持续推出《这些年,我们一起经历过的金融陷阱》系列报道。推出3·15保险投诉服务热线电话后,有数个投诉故事就是围绕“较长期限”银保产品引发的。

尽管监管部门关于保险销售推行了各类制度,然而,销售误导依然是保险业投诉最集中、最突出的问题之一。很多不明就里的市民,常常被“比存钱更划算的投资渠道”忽悠,“存单变保单”的故事屡屡上演。其中,销售人员避谈“保险期限”与“缴费期限”,成为套牢投保人最常见的手段。记者 倪子

案例聚焦

6万元,72年后才能“解套”

买保险本是图个安心、放心,但今年已经70多岁的退休教师胡老师,买保险却买出个烦心事。保险推销员承诺6年返还本金,可合同上的时间却是72年。

“2009年,我的一个学生向我推荐保险。通过他的介绍,我觉得这份年缴1万元、交够6年即可的中国人寿‘美满人生’年金保险还是不错的。而且我孙子正巧刚考上大学,于是就给孙子买了一份。”然而,就在她连续交了3年保费后的2012年初,孙子无意中翻看保单时突然发现,这款保险的合同期限是72年,并非当初业务员说的6年。和保险公司沟通后,摆在她面前有两个选择:保费继续交下去,72年后才能拿回本金;如果现在退保,要扣除高额的违约金。无奈之下,胡老师选择了退保,而手续费、违约金等费用一共被扣除15413.79元。整整3万元,就这样少了一半。

无独有偶。市民何女士也对此类长期限的保险表达了强烈的不满。4年前,经熟人介绍何女士也为11岁的儿子买了一份中国人寿“美满一生”年金保险(分红型)保险。

“当时介绍说,这款产品每年交1万,连交12年,每年能返分红收益1620元,12年之后就能自由支取账户里的钱。后来才知道,这款产品并非只有12年,而是必须等到65年后才能拿回本金。”何女士说,如果中间提前支取资金,属于借款行为,不仅要给保险公司支付利息,还有借款期限限制。然而,如果退保的话,她只能收回1万多元的本金。

话题探讨

是产品设计不合理还是销售误导惹的祸?

胡老师最窝火的,不仅仅是退保带来的损失,而是保险业务员的销售误导,“当时业务员承诺6年后就能返还本金,怎么又变成了72年?如果当初说清产品期限是72年,我绝对不会购买这款产品。”

此话题在本报第一金融理财QQ群里,也得到了众多网友的积极讨论。

网友“趴趴”说:“这事儿太常见了。很多业务员在推销保险时,只捡客户爱听的说。关于保险合同里关键的提醒事项,为了不影响成交,他们一般都存在有意不主动提醒。”

网友“大勇”也表示:“72年?以为我是孙悟空,可以72变啊?我看,这些保险产品经理在设计产品的时候不是拍脑袋,而是拍屁股了吧。”

从事保险工作的网友“雪见”特意了解了这款产品,她认为,国寿“美满一生”集保障、储蓄、子女教育金、养老、红利分配于一体,综合来看,这款产品还是有不少亮点的,“我觉得,并非产品设计出了问题,出现这种事情,归根结底还是保险业务员存在销售误导。”

经历过这件事情之后,胡老师希望通过本报平台向保险销售人员说,类似产品不适合向老人推荐。

何女士也提醒读者,买保险千万别以为是熟人就放松警惕,一定要仔细看保单条款,避免误导。

为您支招

保监局打击销售误导行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保险专家说,从理论上讲,人寿保单风险是与客户年龄和疾病等挂钩,年龄越小者投保,同样的保额,所花的保费越少。但是在日常营销中,少数业务员却以此为卖点进行误导销售,而未考虑客户的实际情况。比如说,有的保险规定被保险人年龄不能超过60周岁,业务员就会采用变通做法,让高龄客户选择儿女作为被保险人,而实际上缴费的却是老人家。

记者了解到,向高龄客户销售长期限产品早已引起监管部门的重视。包括河南在内,全国多地的保监局、银监局下发通知,特地要求销售人员应准确评估客户缴费能力与实际需求,不得向高龄客户、低收入客户销售期限长、缴费高的保险产品;对购买投资连接保险等复杂保险产品的客户,应当建立客户风险测评和适合度评估制度,防止误导销售。

据河南省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樊懿锋介绍,为了规范商业银行代理保险市场秩序,保护金融保险消费者权益,2011年,中国保监会和中国银监会联合制定了《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监管指引》,要把打击银保市场商业贿赂、销售误导、恶性价格竞争等作为现场检查重点。

细看保单条款,按需购买

“为了解决保险消费者所遭遇的问题,我们专门成立了保险消费者维权中心,专门受理保险消费投诉和处理,同时和我省法院系统积极沟通,正在尝试建立保险案件的诉前调解机制,有效解决保险理赔难和销售误导问题。”不过,樊懿锋也强调,要解决销售误导问题,也需要广大保险消费者自身的参与。要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保险产品。例如低收入的人群需要关注自己的健康,适当购买一年期或长期的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成员在购买长期保险的同时,更需要够买足够的意外保障产品。

樊懿锋提醒说:“保险消费者应当珍惜自己的签名,认真阅读保单内容,切实了解保障范围。保险公司是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为被保险人提供风险保障的。就像没有包治百病的药物一样,保险消费者也应当按照自己的需要购买合适的产品。”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