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本报县市站发行电话
本报驻县市区
记者联系方式
管城区垃圾转运车
开始“电动”了
10天拆除17万平方米
管城区新型城镇化驶入“快车道”
新郑三成干部将轮流下基层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以项目带动为引擎,强化以人为本 实施高效征迁
管城区新型城镇化驶入“快车道”

□记者 杨宜锦

本报讯 紧紧抓住总投资260亿元的城市综合体建设项目落户契机,强化以人为本,实施高效征迁,不足两个月就拆迁建筑物60多万平方米,清理土地900余亩。记者近日在管城区看到,以项目带动为引擎,该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正在驶入“快车道”。

刚刚落户我市城区南部的金源百荣项目总建筑面积约400万平方米,是集超大现代批发物流、商业、人文居住社区等众多城市功能于一体的超级城市综合体项目,项目建成后年营业额可达400亿元。其中,建设面积140万平方米的时尚商贸服务区通过商贸平台的搭建及现代工业园、物流园区的打造,将大大提高对周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辐射带动能力,同时可间接安排就业人员数十万人。

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引入的“特大号”项目,该项目涉及管城区十八里河镇柴郭村和南小李庄村征地1205亩及拆迁建筑物70万平方米。针对项目用地点多面广、利益主体复杂等特点,管城区为确保用地的尽早到位,制订科学、周详的工作方案,成立以区委、政府一把手负责的领导小组,同时派出由多部门组成100余人的工作组,实行定人员、定地段、定时限“三定”方案和包拆迁、包督促、包稳定“三包”制度,到征迁一线现场办公。

据了解,为了把征迁的矛盾和纠纷化解到源头,指挥部对征迁土地进行公开测绘成果,对附着物清点进行公开登记和核算,对征地拆迁补偿各类标准进行公开张榜公布。在“三公开”的同时,为有效减轻拆迁阻力,指挥部还开设拆迁补偿资金专户,实行“三不补”,即利益主体弄不清楚不予兑付补偿资金、纠纷矛盾不化解不予兑付补偿资金、法院判决手续不全不予兑付补偿资金,把矛盾纠纷和不稳定苗头化解到源头。由于补偿标准透明,群众工作扎实,短短50天,被征迁区域内95%以上用地单位和个人已自行搬迁拆除。

据项目建设指挥部指挥长杜敏生介绍,该项目的建成必将为我市南部区域经济发展及新型城镇化建设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