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全国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南海问题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在热点问题上要发挥中国负责任的大国作用
有能力有智慧解决南海问题
杨洁篪答记者问 称中国要在热点问题上发挥负责任的大国作用

昨天上午,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举行新闻发布会,外交部长杨洁篪就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对外关系回答了中外记者的提问。

在回顾中国外交的近10年历程时,杨洁篪说,这10年既是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10年,也是中国外交取得丰硕成果的10年。

杨洁篪认为,当前国际形势的变化是复杂的,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正在显现,气候变化、能源安全等问题也相当突出。这些问题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外交工作产生深刻的影响。对一些国际问题,中国倡导通过谈判来解决问题,处理国际和地区问题,特别是在处理热点问题上,要发挥中国负责任的大国作用,加强和世界各国、组织的友好合作,促进共同利益,携手应对挑战。

上合组织将建多边合作保障机制

在回答俄罗斯记者对于普京当选的态度时,杨洁篪表示,俄罗斯顺利举行大选,胡锦涛主席向普京发去贺电,我们预祝俄罗斯人民在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道路上走得更好,中国政府将坚定不移地和俄罗斯一起推进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面加强两国务实合作。

此外,今年中方将主持上海合作组织的峰会,主题是深化睦邻友好,规划美好未来。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深化上合组织的各项合作措施,制订未来10年的发展战略;部署下一阶段的务实合作,特别是建立多边合作的融资保障机制;就国际和地区形势进行讨论,完善上合组织应对威胁本地区安全的事态和措施。

希望美国尊重中国的利益和关切

华尔街日报记者问,中国是否将美国把战略中心转到亚洲看做威胁,如果是的话,中国将采取哪些反制措施来应对?

对此,杨洁篪表示,今年是中美《上海公报》发表40周年,虽然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但中美关系总的态势是向前发展。中美的交往史已经揭示:和则两利,斗则俱伤。保持中美关系的健康发展,是两国的共同责任,也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即便两国存在一些分歧和矛盾,但总的发展势头是向前的,而不是后退。在处理中美关系方面,一是应坚持在战略的高度处理和看待双方关系,牢牢把握两国伙伴关系的大方向,双方应始终坚持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中美联合声明的原则,美方尤其要恪守承诺,慎重妥善处理台湾、涉藏等涉及中国核心利益的问题,双方要继续通过互访和对话,来加深沟通协调,排除各种干扰,以便建立起中美之间良性互动的新局面。

杨洁篪认为,亚太地区的根本态势是谋和平、求发展、促合作,这是大势所趋,不可阻挡。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和各国是平等的一员,中国的道路条条通向亚太,条条通向世界,有关各方应致力于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希望并欢迎美国在这一地区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也希望美国尊重中国的利益和关切,和其他各国一起建立更加稳定和发展的亚太地区。

中美密切沟通叙利亚和伊朗问题

杨洁篪介绍说,在叙利亚和伊朗问题上,中美之间保持着密切的沟通,中东地区的和平稳定发展,是符合中东地区人民的根本利益的,也是符合国际社会的根本利益的。这是中国处理中东有关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在伊朗的核问题上,中国反对中东地区任何国家发展核武器,同时我们尊重任何国家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我们认为,应通过对话而不是对抗,通过合作而不是制裁来解决问题,我们反对单方制裁。同时,中方非常重视六国与伊朗的谈判机制,这六国就包括了中国和美国。在这个机制里,中方同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国家和组织保持着密切合作,希望能尽早举行下一轮会谈,以推进解决伊朗核问题的进程。

中国和周边国家有能力解决南海问题

杨洁篪说,这个世界是一个很不平稳的世界,有人拿着大喇叭,有人只有小喇叭,有人没有喇叭。但他始终认为,数字比喇叭重要。中国现在已经成为周边大多数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在各领域合作的广度和深度都是前所未有的。

对同周边国家存在的分歧,杨洁篪表示致力于通过对话、协商来解决争议,我们也希望其他国家尊重中国的正当权益,避免单方面的行为使形势复杂化。

在南海问题上,中方一贯主张以事实为基础,由直接当事国通过谈判妥善解决南海争议,我们的态度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杨洁篪还指出,中方同东盟国家就《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指导方针达成一致,中国和有关国家有能力有智慧处理好南海问题,共同维护南海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据新华社、《北京晚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