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市井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西安楼观
中国道文化展示区
3月2日全面开放
62岁环卫工写一手好字
0307bxzx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62岁环卫工写一手好字
走到哪里写到哪里收了一名77岁的徒弟徒弟逢年过节请师傅喝两杯
每天奖价值144元礼品 每周奖价值600元礼品 每月奖价值1000元礼品 文化路店:61005777 经七路店:63615777 东明路店:66353377 谢谢读者李四信向晚报提供新闻线索,请来晚报领取50元稿费。

走到哪里写到哪里

收了一名77岁的徒弟

徒弟逢年过节请师傅喝两杯

经常在纬五路经六路口行走的市民,可能见过一名老人:身穿环卫服,一手挥毛笔,一手提小桶,站在人行道上练字。离他几米远的地方停了一辆环卫车。

记者 冉小平/文

周甬/图

96678

96678

从小喜欢书法,收藏了上百本书法书籍

他名叫刘智勤,今年62岁,项城人,1996年来到郑州,是一名环卫工。

刘智勤从小就喜好书法。“哪天不写字手就痒。”

练字这个习惯他一直坚持到现在。能写一手好字,在农村是很吃香的。逢年过节,或遇上红白喜事,村民就请刘智勤写对联、写挽幛等,仅这项收入,刘智勤平均每个月能赚几百元。

他家的书法书籍还不少,有苏轼的《丰乐亭记》楷书本、岳飞的《诸葛亮前后出师表》草书本、柳体《神策军碑》,还有《毛泽东手书古诗词》,书法类藏书有上百本。

“有些被老伴给烧了、撕了,不然还有更多。”刘智勤说,他一练字就忘了干活,早些年妻子不支持,两人为此闹过不少别扭。

77岁老人拜他为师,逢年请他喝酒

昨天下午3点,纬五路经六路口,刘智勤蹲在地上,拿着粉笔,一笔一画地写着,先用正楷写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又用草书写了毛泽东的《清平乐·六盘山》,然后用正楷写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空心字。我站在两米开外,等了20多分钟,一直不好前去打扰他。

刘智勤说,前年在街上看到有人卖粉笔,便买了两盒,试试后觉得很好,之后在批发市场批了10多盒,一年就用完了。

刘智勤的环卫车上还挂了一支毛笔。笔芯是用泡沫做的。刘智勤说,真正的毛笔太贵了,他的收入有限难以承担,同时那种笔在地上写太浪费了。

随后,他取下毛笔,从环卫车里提出一桶水,在人行道上写起来。

一名店主说,老刘太爱书法了,车里放一小桶水,环卫车开到哪里,只要活干完了,他就取下来写。

看到一边是粉笔字,一边是毛笔字,我走在路上感觉这特有艺术氛围。一些市民看地上有粉笔字也绕行,不忍心踩在脚下。

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的姚大姐说,不论春夏秋冬,老刘都在这里写字,写得很不错。大姐特喜欢老刘写的繁体字“凤”。

刘智勤收了一名徒弟,姓谭,今年77岁,平时跟他一起练习写字。当刘智勤写字时,谭老爷子站在旁边看,刘智勤休息时,谭老爷子在旁边临摹。

今年4月19日是谭老爷子拜师两周年的日子。刘智勤说,遇到节日,或是拜师纪念日,谭老爷子就要请他喝上两杯。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