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3版:2012全国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什么样的欺客宰客
才算“集体意识”
汇聚起改革发展的强劲动力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什么样的欺客宰客
才算“集体意识”

什么样的欺客宰客

才算“集体意识”

□晚报评论员 闵良臣

每年全国两会期间,由于代表、委员中有不少就是地方的头头脑脑,媒体记者们也就利用这种难得的机会采访他们,并向这些原本是地方官员的代表、委员们重提先前发生的某些争议较大的话题,比如今年春节期间三亚欺客宰客在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就属此类。

三亚市委书记姜斯宪,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有一个观点,即“三亚不存在欺客、宰客的集体意识,说三亚宰客是‘劫富济贫’也不太准确,有一点宣泄情绪。”这样说,作为三亚的地方长官,为本地“辩护”,完全可以理解;而自己也相信,至少三亚市委市政府这个“班子”不可能有这种“集体意识”,而20余万三亚市区人估计也不一定有这种“集体意识”,因为你不能说这20余万市区人口都是做服务行业的。

但是,三亚的服务行业,特别是三亚的餐饮业有没有这种“集体意识”,就不应该是谁说有才有、谁说没有就没有的,更不应该由三亚市的个别领导说了算。在这个话题上,从一般的逻辑而言,还是去三亚的游客最有发言权。他们作为普通旅游者,吃住玩都在三亚,与三亚最亲密地接触,这些人如果觉得三亚的服务行业至少在餐饮业方面存在欺客宰客的“集体意识”,你就很难否定得了。

其实,三亚包括餐饮业在内的旅游服务行业存在欺客宰客的“集体意识”,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今年春节期间,当三亚海鲜大排档欺客宰客的报道在全国热炒后,媒体上就曝出,有三亚当地海鲜档主向媒体自曝内幕称,因的哥、导游要收取回扣,所以海鲜价格才被抬高,而如果有哪家海鲜档不宰客还会被同行排斥。

已是这种情形,还不算有欺客宰客的“集体意识”,那要等到什么地步才能算呢?

所以说,在本人看来,三亚领导当前要做的不是替三亚是否欺客宰客辩护,而是应该扎扎实实治理这种货真价实甚至是疯狂地欺客宰客现象才对。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