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5版:郑州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拎着一堆零食,小学生工商所学“打假”
贫困先心病患儿最高可获助2万元
我省招募8000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非法驾校专项整治行动启动
香港中文大学拟在河南招13人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拎着一堆零食,小学生工商所学“打假”

□记者 张勤/文 张翼飞/图

本报讯 拎着两袋从学校周边小商店买的食品,昨日上午,二七区陇西小学的同学们走进二七区工商分局建中街工商所,请教工作人员,如何鉴别假冒伪劣食品。

“‘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快到了,我们想学学怎么鉴别劣质食品。”五年级的王文涵同学说,他们这次来了三个同学代表,回去后还要把学到的知识传达给其他学生。

工作人员看后表示,这些都是正规厂家的食品。建中街工商所的王所长说,现在学校周边的商店出售的食品绝大多数都有厂名厂址、生产日期等,但是有些小企业、小作坊的生产条件和卫生条件不符合标准,这一点小学生无法分辨。

工商人员提醒说,1元以下的食品最好不要买,购物时不仅要看厂名厂址、生产日期,还要看包装和保质期。“包装要比较正规,密封严格,不漏气。保质期也很重要。”

王文涵说,我们很少看保质期。“又学了一招。”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