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3·15的意义在于和谐购物 以往,3·15基本成了“投诉、维权、打假”的代名词。今年,本报“第一商业”特别推出这个蕴含着诚信的“颁奖”特刊,不再刻意强调那些所谓的阴暗面,但也不是在为企业唱高调。 其实,在市场经济下,企业的道德标准不是“高大全”,更无须向圣人看齐。其道德责任很简单,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先独善其身,在此基础上再谈兼济天下。 何为分内之事?合法经营,诚实劳动,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为自己创造财富。还有重视劳动安全,保护生态环境,这都是对一个企业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只要商业企业做到了这些,消费者不会闲来无事专门“挑刺”的。 在此,我们呼吁大家能把3·15当做一种完善普遍的观念来树立,让315变成365,让维权日变成纪念日,人人自律,和谐购物。 在中国经济成长的大背景下,3·15已成为一个特有名词。诚信、健康、安全、和谐——每一次3·15的主题,都代表了广大消费者共同的权利诉求,见证着消费者权益的逐渐清晰,也见证着消费环境正走向良性的道路。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160多年前,狄更斯在《双城记》里用两个形容词的最高级,描述了生活的幸福与无奈。用其形容当下的消费环境,仍然有几分贴切。身处商品社会,每个人都不可避免地成为消费者。购物时,享受与遭遇同行,拨动着每个人的神经,试探着每个人的耐心。尽管大的消费环境已经好转,但人们还是会有所顾虑,曾经的阴影似乎总是挥之不去。 你越把3·15当个事,企业诚信就越是个事。希望有一天,你我仅仅把3·15当做一种完善普遍的观念来树立,当做一个平凡的纪念日来静静度过……今年3·15,本报“第一商业”没有选择高调打假或者秘密暗访,而是通过近两个月的消费者调查,评选出大家心目中最满意、最诚信的商家,真正赋予这个日子更多现实意义。 自今年1月初,本报在20余家商场服务台放置了调查投票箱,旨在“阅兵”商家,“沟通”消费者。如今,获奖名单已经出炉,我们将为消费者选出在诚信企业颁发“郑州晚报诚信商业品牌”荣誉奖杯,为真正的诚信企业正名,也让广大消费者购物时更有保障。 经济社会生活中,“发展”是第一要务,而“消费”则是推进“发展”的重要动力。 来自郑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统计局的几组数据显示,2011年人们买东西的量增多了,申诉的量反而少了,消费环境在日趋健康、完善,这意味着整个社会的经济正向着阳光发展。记者 王一品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