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监管不能只在3·15发威
广告
非法“315”网站是“诈骗”典型
如何看待教育均衡
上网费下降靠法令而不是承诺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监管不能只在3·15发威
“中国制造”要往“高”处走

监管不能只在3·15发威

消费者权益保护是个全球性话题,这从“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的创设和引进即见一斑。但是,揆诸中国现实,却又平添了几分沉重和压抑。固然,年年都过“3·15”,消费者的权益保护成绩卓著,若纵向比较,还可列出诸多数据和典型事例。但在宏观层面,市场整体环境如何,公平公正及安全度多高,人们能否不设防地放心消费?近年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令社会焦虑不断累积,更让人无法回避市场秩序前所未有的严峻格局。因此,在“3·15”之际,我们必须考虑在更高层面构建保护消费者的市场安全领域。要借助商业伦理重建和严格细致的日常执法监管,真正让法律的光芒照进每日每时,不给投机违法者以可乘之机,并彻底铲除其生存土壤。

——《羊城晚报》

“中国制造”要往“高”处走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一个很重要的标志,就是“中国制造”遍布全球。凭借着劳动力和资源的比较优势,中国成为世界劳动密集产业资本和生产环节转移的目标地,并进而形成了产业链及产业基础。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但企业的发展也需要有良好的政策环境,这就需要政府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注重制度建设和氛围营造。温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提出,要支持制造业等实体经济的发展。有企业孜孜以求的内生动力,有外部政策因素的强力推动,“中国制造”如沐春风。诚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原董事长杰克·韦尔奇评价的,“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制造’需要在质量和品牌上下工夫。我相信中国制造在未来会出现世界级品牌”。 ——《经济日报》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