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8版:都来拍拍 上一版3  4下一版
祖孙三代游邙山
如今母亲是全村年龄最大的老人
防风斗沙两战友
绿了大地白了头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防风斗沙两战友
绿了大地白了头
老照片 拍摄时间:1958年 当时:徐凤洲(右)24岁 赵振邦(左)24岁
新照片 拍摄时间:2012年 现在:徐凤洲(右)78岁 赵振邦(左)78岁

防风斗沙两战友

绿了大地白了头

1950年8月,原本在杞县上师范、想成为一名教师的徐凤洲,在学校的推荐下,被来招人的豫东沙荒管理处选走,送到民权林业干校接受专业培训。当年他只有16岁。

同年,在洛阳偃师,同样16岁的赵振邦也选择了绿化事业。苦孩子出身的他上学晚,更想早点参加工作。有个同学的亲戚说开封林场需要人,他让区政府开了个介绍信,就前去报到了。

1951年5月份,赵振邦首先被分配到了位于现在国家森林公园位置的郑州林场,当时这里还是一片不毛之地。8月份,徐凤洲也来到了这里。机缘的巧合使他们成为新中国第一代林业工作者,参与和见证了郑州从“沙城变绿城”的整个历程。

上世纪50年代初,郑州城区面积不到5平方公里,城东北、东南区域被几十里黄河故道沙丘围绕。风沙起时,满城“遮天蔽日,飞沙走石”。

中州大道以东全部是一个挨一个的大沙丘,一个平均70到100亩大,十几层楼高,风大时,还会随风滚动。

防风固沙,成为第一要务。

为了把流动的沙丘锁住,他们想了很多办法,把治沙方法编成了顺口溜。

第一个办法是:“要想沙丘不搬家,前面栽树挡,后面栽树拉。”

柳树长得快,容易成活,郑州地下水位较高,所以种柳树成为最佳选择。

后来情况虽有好转,并未根治。根据实际情况,他们反复实践,对症下药,想出了对付沙丘的第二个办法:“要想沙丘不动身,栽下刺槐盘住根。”

刺槐耐旱,适应性强,最适合在疏松的沙土地上生长。为了保证效果,他们先用柳树栽成一堵墙,然后再种刺槐,互相交错,直到树牢牢地生长在沙丘上。

他们坚持不懈地干了4年多,绿化了7万亩沙荒地,固定了150多个沙丘。

省会从开封迁到郑州后,绿化的重心逐步转到市区,徐凤洲调到了市建设局园林科。

有一年8月的一天,领导把他叫过去,交给他一部120相机,虽然不是新机器,但是德国进口的。他文化程度较高,组织让他在参与绿化建设的同时,学习摄影技术,记录下干部群众植树的场景和城市面貌的变化。

赵振邦还留在郑州林场。徐凤洲虽然工作地点在市区,但他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基层,经常背着行李卷下乡,为此单位专门给他配了一辆自行车。

他下乡的时候,经常和老战友赵振邦在一起。

1958年夏天,他们和同事结伴到人民公园玩,这里的绿化也是他们亲身见证的,看到公园到处花红柳绿,绿树成荫,两人充满自豪。行至青年湖湖畔,垂柳依依,十分凉爽,他们在湖岸边坐了下来,让同事帮忙拍下了一张合影。

1995年,徐凤洲和赵振邦先后退休,但他们始终关注着城市的绿化建设。

两个种了一辈子树的人衷心希望:虽然城市发展日新月异,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但城市还是要多种树、少砍树,绿城的“绿”还是要继续保持,不断增加。记者 张翼飞 文/图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