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14版:壬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原崛起应补上大学教育这块短板
剧本《老农民》有卢展工一半“版权”
到河南才知道我是正宗炎黄子孙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到河南才知道我是正宗炎黄子孙

“我来过河南很多次,对河南的发展也有很深的感受和认识。今天这个论坛,对我来说感觉特别震动,如此宏大,如此高的规格。”熊澄宇发表了主题为“关于建设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战略思考”的演讲。

熊澄宇:清华大学教授 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我姓熊,一直在寻找这个姓的来源,以前别人告诉我,‘熊’出自楚国,我也一直以楚人后代自居。来到河南,河南同志告诉我,轩辕黄帝,姬姓,建国有熊,又称有熊氏。我才明白,哦,我还是正宗的炎黄子孙,到河南找到了自己的家,找到了我的根。”

熊澄宇一番充满感情的话语,赢得了现场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谈到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概念问题,熊澄宇认为意义非常重大。

如何认识和理解华夏文明?

熊澄宇说,文化至少包含三个层面的含义:

第一是物质的符号体系;第二是精神的价值体系;第三是行为的制度体系。

他指出,以前谈得比较多的是核心价值观,但事实上,在华夏文明的价值体系解读中,更需要破解与解读它和老百姓的生活,和普通人生活行为之间的一种道德、文明素质关系。

“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与创新,其中的华夏文明是一个可以无限解读的空间,但是传承创新区是一个有形的载体。如何在有形的载体上去完成这样一个规定动作,我觉得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的。”

熊澄宇说,对于历史文化首先需要一种敬畏心态,在敬畏的基础上加以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学习,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谈到传承。

“传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建设华夏历史文明创新区重要的支撑点就应该在于‘创新’。”

如何创新?熊澄宇强调,要让华夏文明落地,要与老百姓的现实生活结合。熊澄宇说,现在的旅游文化是一种富民文化,首先让老百姓的生活得到了改善,让所在地区的文明素质得到了提升。

熊澄宇同时指出,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建设,需要和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当今这个时代生产力的发展相结合,才可以找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文化是在和经济社会融合过程当中去体现力量,文化不能脱离经济社会的发展。

熊澄宇最后描述了他认为的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一个重要的评价标准:“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我们的最终目标就是‘让到这里的人流连忘返,没有到这里的人心向往之,住在这里的人安居乐业’。”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