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15版:壬辰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上一版3
准备建中原民居保护展示区
《功夫熊猫》用的是中国元素
科技成果不转化就是花瓶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功夫熊猫》用的是中国元素
但体现的不是中华文明的精髓

“我从北京飞到郑州的途中,看到报道中卢书记的一句话,要‘用中原文化凝聚人心’,我觉得这句话讲得非常好,非常让我感动。” 姬斌认为这句话的含义,就是说要用传承创造至今的华夏文明支撑起整个中原的发展。

姬斌:瞭望周刊社社长兼总编辑、新华社高级编辑

姬斌说,这句话也使他联想到,现在中国从“大”走向“强”,一个强国元素就是文明,就是文化,就是人的精神世界。

他认为中原经济区的提出,涵盖的不仅是一种物质,更重要的是涵盖了整个文明的引领。这将是科学发展观创造性的一种提出,创造性的一种实践。

如何把一种创意,特别是文化产业方面的创意变成一种财富?姬斌认为,这会有一个过程。

“中原经济区的提出,本身就是一个大的创意,如何把这种创意转变成一种现实中的创造,进而创富,我觉得这可能需要做很多很多的努力,包括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这个概念,给我们一个非常大的震撼,因为在全国40多个经济区中,这是带有‘唯一’性的发展目标,也是作为五大功能中的标志性的提出。”姬斌说,这就特别需要理清我们要传承创新什么,把我们能够集中体现华夏文明的这些要素,能够通过一种创新的方式梳理出来。

“如何能够将这种精神发扬光大,特别是在面向世界的时候,中国人需要全世界的感知、理解和认同,这将导致对整个中国文明的一种尊重,我想这应该是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的一个重要功能。”

姬斌说,希望通过中华文化的老家——河南、中原,创造出一个“中流”来,而不是“韩流”、“日流”,真正能够在未来的10年,或者更长一段时间,能够使“中流”成为在世界上一种融合式的传播,受到全世界的理解和尊重。“到那个时候,我觉得中国、中华文明就是强大的了,会产生出无限的财富。”

至于如何来梳理,把精髓梳理出来,姬斌说,美国人也在做,比如拍出的《功夫熊猫》,用的也是中国元素,但体现的并不是中华文明的精髓。

“我想能够找到这些元素,‘用孔子和乔布斯’,也就是把中国的文明和现代的创意能够有效结合起来,能够扩散出去,这可能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努力。” 姬斌说,从创意到创富,都需要创新。中原经济区这种大的创意,包括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创意,能够变成一种财富,包括变成一种精神和物质财富,需要做很多的努力。

在谈到建议时,姬斌提出两点,首先,文化产业也好,传承创新也好,都要坚持内容,把具有感染力的内容建设作为整个建设传承的核心,这个非常关键。

他谈到的第二条建议是强调要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

“在知识产权的保护方面,特别是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注意把知识产权保护能够搞好。”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