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0版:阳光慈善温暖郑州 上一版3  4下一版
猜猜他们是干啥的
道板砖缺失,人行道“裸奔”
脑瘫儿家庭可以申请慈善项目救助了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脑瘫儿家庭可以申请慈善项目救助了
乐乐在接受康复治疗。

每天早上6点起床,抓紧时间做好早饭和午饭,再把熟睡中的儿子乐乐叫起来,8点左右母子俩就出门了。

然后,一整天的时间就是在医院里度过,直到夜幕降临……

一年365天,这几乎是李燕(化名)的全部行程。

一晃5年过去了,原来连坐都不会的乐乐现在已经能够独立行走了。

“如果我现在不付出努力,将来肯定会后悔一辈子的,会对孩子愧疚一辈子。不光是我,我想所有负责任的脑瘫孩子的父母都是这样的想法,愿意为了孩子的康复付出一切。”李燕动情地说。

昨日,记者跟随郑州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走进了郑州市第一按摩医院,在病房内见到了包括李燕在内的正在陪脑瘫孩子进行康复训练的父母,感受到了他们对孩子那份执著的爱。

应该说,这些脑瘫孩子是不幸的,但他们同时也是幸运的,在父母的爱护下他们正在康复中。而且,由郑州慈善总会、郑州市第一按摩医院联合发起的“脑瘫儿康复治疗”慈善助医项目也给孩子们带去了康复的新希望。

记者 裴蕾 文/图

辞掉工作,为孩子进行康复治疗

“如果不给乐乐进行康复治疗,我会觉得自己亏欠孩子一辈子。”采访中,李燕反复强调这句话。

一旁,5岁的乐乐正在快乐地走着,虽然他走得非常不稳当,甚至还经常会摔跤,可是跌倒爬起来后,乐乐依然如他的名字一样,非常高兴地继续练习着。

2007年,可爱的乐乐降生了,大大的眼睛,白白的皮肤,这个漂亮的小男孩给李燕一家带来很多的欢乐。可天有不测风云,在乐乐一周岁左右时,李燕觉得儿子有点不正常。

“孩子半边身子发硬,不会走路……”李燕说,四处求医后,最后给乐乐确诊病情为“小脑发育不正常”(俗称脑瘫)。

“孩子还是丢掉吧。”李燕说她听得最多的就是这句话,“可孩子毕竟是父母的心头肉。经常听说有家长把有病的小孩随便丢掉,我们看了都非常难过,觉得这样做太不负责了。”

为了给孩子进行持续的治疗和康复,李燕不得不辞去了原本很好的工作,母子俩现在靠低保勉强维持生活。而乐乐不菲的治疗费用,全部由李燕父母的退休金来进行贴补。

5年多的时间里,为了给孩子治病,已经花去了家中的所有积蓄,很多钱都是借来的,家中的父母更是省吃俭用。当说到父母时,这位坚强的妈妈眼睛终于湿润了。

5年时间不间断的按摩、功能训练,换来的是乐乐奇迹般的治疗效果。

即日起可申请慈善项目救助

李燕说,就在两年多前,乐乐刚来到郑州市第一按摩医院时,连坐都不会坐,如今已经训练得可以独立行走了。下一步的康复目标,就是让孩子走得更好看一些。

“只要孩子能够自理,自己行走,孩子幸福了,我这一辈子都值了。”李燕动情地说,她十分感谢郑州慈善总会的慈善项目。

“去年我们享受到了5000元慈善救助,帮了我们这些困难家庭的大忙了。希望爱心人士能够更加关注这些脑瘫孩子……”李燕呼吁说。

郑州市第一按摩医院小儿康复部主任任明哲说,从2010年12月起,郑州慈善总会联合第一按摩医院启动了“脑瘫儿康复治疗”项目,旨在救助贫困家庭0~6岁患有脑瘫的儿童,每名脑瘫患儿每年最高可以获得5000元的治疗费用救助,这部分费用都由郑州慈善总会来支付。仅去年一年时间,共有包括乐乐在内的70多个孩子接受了治疗。

“今年,这个慈善项目还将继续坚持下去。”任明哲说,目前我国的脑瘫儿患者有600万之众,并且这个数字每年都在递增中。我省由于人口众多,经济欠发达,基础医疗条件差,脑瘫儿患者的数量排在全国首位。脑瘫儿患者如不能及时有效地得到诊治将给儿童造成极大的痛苦,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而因为经济原因,很多家长不得不放弃对孩子的康复治疗。

据介绍,凡是低保、低收入家庭0~6岁患有脑瘫的儿童均可以申请该慈善项目,经过审核后即可到市第一按摩医院接受治疗。爱心报名电话为:66210823、66200926。

郑州慈善总会主办 河南省第一慈善医院协办 捐赠救助电话:68665328 68665308 捐款账号:90501880190000401 开户行:郑州银行互助路支行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