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8版:体育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丁俊晖模式将成绝版?
“补锅匠”被扫地出门
林书豪、小斯因伤缺赛
郑开马拉松摄影征文大赛报名启动
北美的地盘 “娜”也能做主
申思等前国脚已被起诉
刘翔奥运会夺冠需12秒90
公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小学都没有毕业就走上斯诺克道路
辍学打球,现在不鼓励
丁俊晖模式将成绝版?
斯诺克中国公开赛,众名将大秀中国书法。图为丁俊晖学习书法。

小学都没有毕业就走上斯诺克道路

辍学打球,现在不鼓励

2012年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已经开幕,周跃龙、鲁宁、朱英辉和吕昊天四名中青赛排名前列的选手再次获得了外卡。多给年轻人锻炼的机会,这是中国台协今年发放外卡的原则。但是,从明年开始,这些孩子中就有一些人无法参加中国赛这样的大赛了。昨日记者从小球中心得到消息,台协即将出台新规则:参加国内外斯诺克赛事的中国球员必须出示初中毕业证。在斯诺克中国赛的赛场,记者联系了中国台球协会副秘书长王涛,她表示目前不会限制“丁俊晖模式”,今年的中青赛没有学历方面的要求。

丁俊晖小学都没有毕业就走上斯诺克道路,之后基本就停止了学业,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因此,在年纪很小的时候就辍学打球,并最终一举成名的过程,被很多人称为“丁俊晖模式”。而今的中国,有不少孩子都正在采用这种模式,希望复制丁俊晖的成功。但官方并不鼓励这样的模式。“之前和一些小球员聊天时,他们说喜欢斯诺克,所以不想上学了。这可不行。”正因这种个例越来越多,王涛提出了考虑提供学历证明的想法,她解释道,“这么做主要是为了表明我们不鼓励辍学打球的现象。”

面对可能实施的新规,手下带着一帮孩子的“台球教父”伍文忠最为头疼,但他还是表示了支持。“如果出台规定,我们一定会遵照执行,即使还没有想好如何协调练球和学习的关系。”

丁俊晖早年弃学练球已成为斯诺克小球员效仿的榜样,这种情况在女子九球领域也很常见。世界冠军刘莎莎第一次在沈阳高捧世锦赛冠军奖杯时,才16岁,她只是中国选手中的一个代表,读书到小学毕业就开始弃学全天候练球。

这种情况在其他项目中也是存在的,像乒乓球、羽毛球这些奥运项目的选手,一旦成为苗子,将受到国家保护。“这些项目一旦进入队伍,就有工资,也会在体工队得到文化课的教育。斯诺克不会这样,孩子们往往只有要么放弃学业学球、要么放弃斯诺克上学的两种选择。”一位从事斯诺克30年的专业人士告诉记者。

如同“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一样,有成为“丁俊晖第二”的梦想,并为之毅然放弃学业,全身心投入无可厚非。但更多的青少年或许因为一个或几个条件的不具备,在这条道路上未必能走得太远,回过头来,再想从事其他的工作,却因为先天的不足和知识的欠缺,甚至终身一事无成也有可能。

“我们现在不会要求提供学籍证明,但不代表我们支持他们不读书只打球,具体方案会很快出来。”王涛对记者说,“主要是考虑到当前的现状,确实有很多孩子放弃了学业。但如果我们硬性规定,难免有人要在这上面做手脚,一乱起来就达不到我们的初衷,反倒影响了青少年培养体系。”

如何解决孩子们的读书难题,中国台协目前能想到的最好办法就是建立台球学校。“英国有专门的斯诺克学院,而且选手们都有很好的文化素质和基本学历。我认为练球和上学,应该能够做到合二为一。”

而从中国斯诺克的发展情况看,越来越多的球员选择去英国练球,作为管理者,王涛并不鼓励孩子们出国。“我觉得出国是弊大于利,有三个理由:首先,他们不具备参加世界排名赛的资格,去那边只能以训练为主,缺少比赛经验的积累。其次,参加国外比赛,成本太高,他们不一定负担得起。第三,最重要的还是斯诺克的重心已经向中国转移,同时我们也会增加青少年赛事的频率。所以留在国内,锻炼的机会肯定更多”。

丁爸爸:我不认为这是一种模式

昨日,记者采访了丁俊晖的父亲丁文钧。

问:作为“丁俊晖模式”的开创者,你如何评价这种模式?

丁父:这里面包含很多文化,很多专业性的东西,很难去总结得失,我也不认为这是一种模式。

问:假如自己还有一个孩子的话,会不会选择同样的路?

丁父:我肯定不会再走这条路了,其实我也没认真考虑过这种假设。

问:你如何看待丁俊晖成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

丁父:看起来很多事情是偶然的,但其中有不少必然性。如果不付出,就没有收获的可能。

问:那么如何找到练球和学习的平衡点呢?

丁父:我觉得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什么事情合适就行,这个度需要自己去把握。

问:给练球孩子的家长们有何忠告?

丁父:我知道为人父母的压力都很大,但既然送孩子走上这条路,家长就必须要有强大的心理承受力。李文武

昨晚11时,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在北京大学生体育馆进行。首轮的焦点战中,丁俊晖在0∶4落后被对手拿到赛点的情况下力挽狂澜,最终连胜五局并在决胜局破百收官,5∶4完成对沃拉斯顿的惊天逆转,晋级次轮,下一轮他将迎战世界第一塞尔比。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