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8版:郑州航空港深度解析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航空港:
优势资本“抢滩”财富洼地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航空港:
优势资本“抢滩”财富洼地
机场高速立交桥鸟瞰
机场边的星级酒店
港区宽阔美观的主干道

郑州航空港:

优势资本“抢滩”财富洼地

郑州台湾科技园

机场核心区

郑州综合保税区

富士康(郑州)产业园

“一座魅力四射的时代港,一座规划齐全的产业港,一座舒缓安逸的生态港,一座商机无限的机遇港”这句户外广告宣传语,全面概括了郑州航空港区的定位与价值。

2011年,在中原经济区强势崛起的背景下,继郑东新区之后,政策的魔棒指向了郑州市南部这块约189平方公里的广阔区域,未来的航空港区将被打造成河南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基地。

乘政策东风,郑州航空港区一夜间风生水起,成了各种资本“抢滩登陆”的舞台。郑州航空港区究竟有什么魅力,足以吸引全城、全省甚至全国的瞩目?广告语中的描述,又暗藏着哪些机遇与挑战呢?记者 王磊

为战略而生 中原崛起的有力引擎

郑州都市区建设的宏伟蓝图已经绘就,郑州人耳熟能详的“六城十组团”中,有一块令人血液沸腾的土地:在政策、资金的倾斜下,一座现代化“航空城”正翩然起舞、大美初现。富士康入驻于此引发了“连锁效应”,吸引了世界500强企业纷纷“抢滩登陆”……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成为中原地区走向世界的门户。

这是哪儿?这是被定位于“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临港型新兴产业园区、低碳型生态宜居新城、郑州都市区发展的先行区”的郑州航空港区。

2011年,《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推进郑州国内大型航空枢纽建设,把郑州机场建成重要的国内航线中转换乘和货运集散区域性中心。给郑州航空港区的未来发展增添了更大的想象空间。

作为《郑州都市区建设纲要》中所规划的“六城十组团”的重要组成部分,朝着“全国大型枢纽机场和国际货运枢纽”方向进军的航空城,得到了全省乃至全国的倾力支持,成为最受政策眷顾的“宠儿”。

业内人士指出,中原经济区从提出到上升为国家战略,仅仅两年时间,足以说明了国家的重视程度。而郑州都市区建设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和重中之重,航空港区又是郑州都市区建设“六城十组团”的第一城,其分量自然不言自明。

近日,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李家祥也对此寄予厚望。他指出,经过5至10年的发展,郑州航空港区有望成为高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聚集地、国际化的航空物流配送中心,一举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的全国第四大航空港,必将引领郑州都市区发展,成为促进中原经济区跨越式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有力引擎。

可以预期,河南作为农业大省的传统形象将由此得到根本改变。

因规划而立 一张代表郑州的名片

城市规划是一门艺术,郑东新区的“高起点、大手笔”让郑州一举脱掉了“大县城”的帽子,而如今,郑州航空港区的规划则一改过去摊大饼式的模式,采取了组团开发的概念,由“港”到“城”的转变使航空港区成为郑州新区的起步区和先行区。

作为新兴的发展板块,郑州航空港区的定位是:中原之门——国际化综合交通枢纽;智慧之港——临港型新型产业园区;生态之城——低碳型生态宜居新城。郑州航空港区遵循“区港一体、协调发展”的建设理念,由机场核心区、北部物流商贸区、南部临空产业区和围绕三个功能单元的南水北调封闭生态环廊,构成“一核两区一环”的空间布局。到2020年,航空城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39.72平方公里,到2030年,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89.61平方公里相当于两个现在的中原区(中原区现辖区面积97.1平方公里)。在人口规模方面,到2020年,总人口75万,到2030年,总人口120万人……

不少人认为,规划先行的郑州航空港区有望成为代表现代文明的城市名片。还有更多人表达了相似的观点,在中原崛起中,作为郑州的“门面”,郑州航空港区有能力和责任担当起“形象大使”的重任。

航空港区作为郑州新区总体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和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之一,也是河南省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基地。

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航空港区)管委会主任张延明曾不止一次坦露,未来的航空港区将建设成为一个全国大型复合枢纽机场和国际货运枢纽,一个以航空客货运物流、临空制造业、现代商贸等为主要功能的现代化生态型航空新城。

今天,代表着郑州门面的航空港区,正出落得越来越美丽。

借区位之势 连接世界的新纽带

郑州位居九州之中,自古便有“十省通衢”之美誉,优越的区位优势使郑州成为承载“中原空港梦”的核心之地。

郑州航空港区已形成了各种交通网络有机衔接的立体化交通体系,为中原大地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如今,京港澳、连霍、洛南高速和107、310国道在郑州航空港区纵横交汇,高速公路网1小时可到达中原城市群各中心城市,24小时可到达全国各中心城市。绕城高速、机场高速、“四港”联通大道和规划中的轻轨六号线将航空港区与中心城区、郑州新区各组团连为一体,轻松实现航空、铁路、高铁、公路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对接。

2011年“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国家民航局把郑州机场确定为“十二五”期间全国唯一的综合交通枢纽建设试点。如此看来,真可谓是实至名归,可以预见的是,插上翅膀后的郑州航空港区更具备一飞冲天的潜质。

值得一提的是,郑州航空港区紧邻亚洲最大的列车编组站——郑州北站和全国三大客运站之一的郑州客运站,拥有全国最大的零担货物中转站和集装厢运输基地,通过铁路一类口岸,货物可直接联检封关。以郑州为中心的高速铁路专线建成后,将形成郑州至西安、北京、上海、武汉的2~3小时高速铁路经济圈,形成对全国市场的高度可达性。这将进一步奠定郑州航空港的枢纽地位。

今年2月,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航空港区)召开综保区管委会首次年度工作会议时指出,到2016年,郑州机场实现年旅客吞吐量和年货邮吞吐量2600万人次和50万吨,分别进入全国机场前15名和前10名。

郑州航空港区,正展开双臂,承载着亿万中原人的梦想腾飞、起航。

助产业腾飞 一飞冲天的国际城

如果说政策、规划、区位等“软环境”是航空港区腾飞的一支翅膀,那么另一支翅膀一定是产业的发展。

为进一步加快郑州航空港区的发展,政府陆续出台了一系列配套优惠政策,从规划、建设、管理、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倾斜和支持,掀起了航空港区发展的新热潮。

栽好梧桐树,引得凤凰来。截至去年年底,航空港区工商企业超过300家,已初步形成了以电子信息、航空物流、现代服务业等三大新兴主导产业为代表的产业集群,呈现出国际与国内知名品牌、台(外)资与内资企业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2011年,郑州航空港区硕果累累,全区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84.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93亿元,同比增长12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0.6亿元,同比增长26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6亿元,同比增长120.3%,增长速度连续四个季度在全市保持第一。

持续多年的建设,港区内城市基础配套逐步齐全。目前,港区建成区面积12.6平方公里(含机场4.6平方公里),拥有较为完善的道路、供电、供排水、天然气、通信、有线电视和宽带网络,初步实现“六通一平”,可完全满足各类大型企业入驻需求。在金融支持方面,去年11月,中国银行河南省分行与港区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在今后5年内,中行将为郑州港区内项目和企业提供18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

对于港区的未来,张延明信心满满地表示,要大力实施“五化战略”,即“空港枢纽化、经济临空化、产业高端化、城市国际化、社会和谐化”。力争到2016年全区生产总值达500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60亿元,建起一个基本完善的国际航空城城市体系。

一个百业兴旺、经济繁荣的郑州航空港区,正在古老的中原大地迅速崛起!

承生态而建 宜居宜业的魅力新城

“创业在港区、成功在港区、生活在港区、休闲在港区”这句郑州航空港区对外宣传的口号,随着港区生态工程的相继启动,一步步得以落实。

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全面优化……郑州航空港区全力打造宜居宜业的魅力城区。

随着富士康项目的入驻,航空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全面展开。电力、热力、天然气、电信等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医院、学校、购物中心、文化娱乐场所等公共设施建设全面启动……目前,春华路、秋实路等11条道路已建成通车。已建设24眼供水井,富士康职工居住的两个蓝领小区和生产区已正常供水。供电工程一期计划4个变电站目前均已竣工送电等。郑州航空港区逐步建立了中心明确、层次清晰、超前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和完善的基础设施系统,精心描绘出一幅幅环境优美、服务先进、幸福和谐的生活画卷。

厌倦了都市的喧嚣,你一定会喜欢上这座美丽的新城。从市区驱车来航空港区,沿途绵延近百公里的南水北调主干渠,仿佛一条美丽的丝带,给港区平添了几许飘逸和灵秀;放眼望去,机场高速、京港澳高速两侧生态林,犹如两条矫健的玉龙,为港区构筑起一道绿色屏障;一望无际、绿意青翠的平原枣林随风摇曳,沁人心脾、生机盎然……

“生态港区、绿色家园”,郑州航空港区将“一轴、一环、三区”的生态景观系统融入城区建设,打造了一座森林式、环保型、园林化、可持续发展的空港新城。

此外,四港联动大道生态廊道正在加紧建设。据悉,目前该工程已完成85%的拆迁任务,微地形改造完成60%,4月底将完成绿化工程。过不多久,一条“景观长廊”将由北至南从商都大道一路送来,您的家门口又多了个好景致。

未来,“宜居新城”绝不会仅仅是一句宣传口号,假以时日,居住在港区会成为一种新时尚。

启财富之门 港区楼市迎来新契机

在中原经济区强势崛起的背景下,政策的“魔术棒”点石成金,郑州航空港区借势升级,如今已形成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优势明显的产业集群、日渐完善的配套设施,这片全球瞩目的创业舞台上,资本正长袖善舞。

而这场热舞的主角,非全球“代工巨头”富士康莫属,一个月落户郑州创下的“郑州速度”无人企及,不仅吸引了50余家相关配套企业跟进,堪称“全球第二大电子代工业企业”的新加坡伟创力等巨头也向港区抛出橄榄枝。大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是明显的,林德物流、台湾统一、中航电动汽车、总后空投基地、花花牛乳业、好想你企业等数百家企业先后进驻港区争做富士康的邻居。这场优势资本的“抢滩登陆”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富士康的进驻,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增长板块正在郑州东南崛起。

虽然郑州航空港区的定位,并未把居住作为其核心内容,但我们依然相信,随着航空城的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进驻航空城,带来更旺的人气。与此同时,随着生态工程的相继建成,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城市配套的全面启动……宜居、宜业的航空新城会开启新的财富之门。

春江水暖鸭先知,港区楼市开始有了变化。继裕鸿置业率先打造千余亩宜居航母强力入市,坤和鑫宇重金打造沃金商业广场,诚创置业入主豫康新城,保利地产也将三百亩核心地块收入囊中……业内人士指出,房地产商的集中入市,必然会带来财富的“井喷”增长。

和郑东新区“腾空出现一座城”一样,航空港区的人居环境和商业环境也会随着“资金流、信息流、人流”的持续涌入而得以迅速丰满,业内人士刘女士如是说。

她还坚信,航空港区依然是地产的“处女地”,这里的价值还未被充分挖掘,是块价格洼地,再加之不限购等利好,航空港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契机已经悄然到来。

由此可见,如今没有什么比抓住“投资港区”这个机会更为重要的了。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