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和癌症抗争11年 55岁的田晓有个“法宝” 最难挨的日子里 她用唱歌舒缓情绪减轻病痛 “3月19日是我11岁的生日。”昨日上午,癌症康复慈善救助项目首期培训班开班仪式在黄河中心医院一个小礼堂内举行,参加舞蹈表演的55岁的田晓(化名)微笑着告诉记者,11年前的3月19日,被诊断为晚期乳腺癌的她被推进手术室,从此,她就一直将这一天视为自己的重生之日。 如今的田晓面色红润、笑声爽朗。“我现在最想做的,就是将我的抗癌经历传递给患癌症的病友,鼓励病友们一定要克服心理上的疾病,用一种平常的心态对待自己的疾病,做正确的手术后的康复治疗。” 昨日,“郑州慈善周周行”的工作人员和记者一行,走近和癌症作斗争的市民身边,深深感动于他们的坚强和乐观。 今年,作为郑州慈善总会的慈善救助项目之一,由郑州市慈善总会、郑州市肿瘤康复协会联合举办的“癌症康复慈善救助项目培训班”正式开班,为郑州市内的家庭贫困癌症患者免费举办讲座、信心疗法等康复培训,定期开设,有需求的市民今日起可以报名。 记者 裴蕾 文/图 和癌症抗争11年 乐观向上的心态是她战胜病魔的“法宝” 开班仪式上,郑州市肿瘤康复协会的会员们将一场精彩的文艺表演献给台下的病友。 刚刚表演结束的田晓穿着艳丽的舞蹈服装,看起来神采奕奕。 她告诉记者,2001年2月,她查出患有乳腺癌晚期。当时儿子才刚刚当兵2个月,田晓强忍着内心的痛苦,一再叮嘱丈夫,不要把自己的病情告诉身在军营的孩子。 “我当时就一个念头,一定要活下去。”田晓说,治疗过程真的很痛苦,在她人生中最难挨的日子里,她一直用唱歌来舒缓自己的情绪,减轻病痛。 她做的手术可以说失败了,医生发现,田晓体内的癌细胞已经扩散到了很多地方,整台手术没有做完就放弃了。 然而,生性乐观的田晓硬是通过自己的毅力战胜了病魔。 “我还记得,去年我过10岁‘生日’的时候,是和病友们一起过的,大家又唱又跳的,特别开心。”田晓说,她经常告诉患有癌症的病友,既然发现了病情,每天哭是哭不好的,一定要高高兴兴地度过人生中的每一天,应该用乐观的心态,平常的心态来面对病情,克服心理方面的压力,进行正确的康复治疗。 “爱友新希望”—— 癌症患者康复慈善救助项目可以报名了 回想起11年来的经历,田晓很是感慨。她参加的肿瘤康复协会中,像她这样常年和癌症作斗争的人还有很多,对于癌症患者来说,手术后的康复治疗、心理康复同手术治疗一样重要,而人们往往把关注点都放在了手术治疗上而忽视了手术后的康复。 市肿瘤康复协会会长董彩云说,从医学角度来说,把肿瘤切除以后,5年内不复发、不转移的病人定义为康复。但事实上,由于癌症发病原因至今还没能找到,癌症发病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无法有针对性地控制,病人手术后需要有一个持续的、长久的康复治疗,这个康复包括病人的体能、心理、营养、免疫等各个方面。目前,由于国内的抗癌协会大多是民间的,由患者自发组织的,并不能给患者科学的引导,这也是导致我国患者术后生存率和国外相比较低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癌症患者的康复治疗一样应该引起社会的关注和支持。 “正是着眼于能够给更多的癌症病人提供后期康复治疗的帮助,我们发起了‘爱友新希望’——癌症患者康复慈善救助项目。”市民政局局长、郑州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万民说,这个项目将对郑州市家庭贫困(持有低保证、低收入证)的癌症患者提供免费的康复培训,每年计划举办8期,每期5天,培训总人数计划为300人。 培训内容都有啥? 董彩云说,我省各学科肿瘤专家将讲授肿瘤防治常识、肿瘤病人的心理康复、饮食营养、生活指导的科学知识等。 目前,首期培训班已经开班了,今日起,我市贫困癌症患者均可报名参与培训,咨询电话:66025477。 郑州慈善总会主办 河南省第一慈善医院协办 捐赠救助电话:68665328 68665308 捐款账号:90501880190000401 开户行:郑州银行互助路支行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