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07版:名师讲堂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学会四步法 巧解“走走停停行程题”
广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学会四步法 巧解“走走停停行程题”
名师破解小升初数学必考点行程难题,考试轻松得高分

本期名师:

联大小升初辅导老师李妍

在小升初数学考试中,行程问题是每年必考的一个考点,但在做题时也往往是考生得分的难点。究竟如何理解题意、理顺思路获得高分?为此记者采访了联大小升初辅导老师李妍,就这类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解读。

记者 唐善普

名师献妙招难题不再难

“‘走走停停’是对行程问题的总括,一般是人或车在运动中,每走一定时间就休息一定时间,或者在环形跑道上的固定点休息(耽搁)一定时间,由此产生了较为复杂的行程问题。”李老师说,所以让很多考生感到困惑,但只要弄懂一些解题技巧,解答此类题就不再是难事。

李老师说,学生在做这类问题时,首先要掌握好四个能快速帮助解答这类问题的方法。第一个方法是要能画出速度和路程的图。其次是要学会读图。第三个要点是每一个加速减速、匀速都要分清楚,这有利于打开学生的解题思路。第四个要点是要注意每一个行程之间的联系。

典型试题教你巧用四步法

例题一

快车和慢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开出,相向而行。经过5小时后两车相遇。已知慢车从B到A用了12.5小时,慢车到A停留半小时后返回。快车到B停留1小时后返回。问:两车从第一次相遇到再相遇共需多少时间?

【思路分析】

一、画图。

二、读图。设C点是第一次相遇处。慢车从B到C用了5小时,从C到A用了12.5-5=7.5小时。

三、结合图形分析。把慢车半小时行程作为1个单位。B到C为10个单位,C到A为15个单位。慢车每小时走2个单位,快车每小时走3个单位。

四、注意每一个行程之间的联系。

【解答】

慢车从C到A,再加停留半小时,共8小时。此时快车在何处呢?去掉它在B停留1小时,快车行驶7小时,共行驶3×7=21(单位)。从B到C再往前一个单位到D点,离A点15-1=14(单位)。

现在慢车从A,快车从D,同时出发,共同行走了14单位,相遇所需时间是

14÷(2+3)=2.8(小时)。

那么,慢车从C到A返回行驶至与快车相遇共用了:7.5+0.5+2.8=10.8(小时)。

例题二

在400米环形跑道上,A、B两点的跑道相距200米,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点同时出发,按逆时针方向跑步,甲每秒跑7米,乙每秒跑5米,他们每人跑100米都停5秒。那么,甲追上乙需要多少秒?

【思路分析】

这就是最典型的“走走停停”的行程问题。

根据题意,李老师建议分三种情况讨论休息的时间:第一、如果在行进中追上,甲比乙多休息10秒;第二、如果在乙休息结束的时候追上,甲比乙多休息5秒;第三、如果在休息过程中且又没有休息结束,那么甲比乙多休息的时间,就在这5~10秒之间。

“在这里,学生显然考虑的顺序是,首先看是否在结束时追上,然后看是否在休息中追上,最后考虑在行进中追上。综合以上分析,解答这个题就很容易了。”李老师说。

【解答】

设在同一个地点,甲比乙晚出发的时间在200/7+5=235/7与200/7+10=270/7之间,在以后的行程中,甲就要比乙少用这么多时间,由于甲走100米比乙少用时间为:100/5-100/7=40/7秒。

因为270/7÷40/7秒不是整数,说明第一次甲追上乙不是在乙休息结束的时候追上的。因为在这个范围内只有240/7÷40/7=6是整数,说明甲是在乙休息中追上的。即甲共行了6×100+200=800米。

中间休息了7次,可得出时间: 800/7+7×5=1045/7(秒),即149.29 秒。

提醒

在做这类题时,还要考虑个常规现象,即根据题意分析判断,从中尽快得出合理的结论,以便进行下一步计算。比如例题二,就是通过是否为“整秒”这个线索来得出所要的答案。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