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1版:保护黄河湿地 上一版3  4下一版
“渔家乐”,都是谁在管?
他们是怎么管的?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渔家乐”,都是谁在管?
他们是怎么管的?
渔家乐整治小组给本报发来“整治情况汇报”
4月8日,渔家乐铁船载着游客轰隆隆驶上水面。

“渔家乐”,都是谁在管?

他们是怎么管的?

4月6日,本报以4个版的篇幅推出了《揭秘郑州黄河湿地“圈地运动”》重磅报道,郑州黄河湿地的保护与开发成为市民热议的话题。

关于“渔家乐”,都知道存在着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但“多龙治水”不仅没有管好,反而形成了监管困局。

4月8日,我们回访了南裹头区域的“渔家乐”,看看这里的状况有没有改观。记者 张翼飞 汪永森 文/图

重返现场

脏乱依旧

4月8日,因为是周日,天气又很好,游人比平时多几倍。

“刘四张铁旦信阳渔家”、“张三信阳渔家乐”等渔船附近,船头依然红旗飘飘,生意都很红火。

离船不远的岸边,伙计手脚利索地杀鸡宰鱼,各种垃圾随意堆放着,依旧在船上生火做饭。

靠近河岸船只的附近几乎都有一条油污带,油污带上漂着各种垃圾。

滩地上,被随意丢弃的饮料瓶、塑料袋等随处可见,残留的水中还有漂浮的死鱼。

按规定不允许离岸的渔家乐铁船,为了吸引更多游客上船用餐,鼓起发动机,轰隆隆驶上水面。

一个穿“郑州水运”背心的游艇老板追着让我们体验。看到他背心上写着“郑州市地方海事局赠”,我们问:“你们这些游艇归海事局管吗?”

“对。不经过他们批准,我们能在这儿做生意吗?”

“这些渔家乐的船也开到水里了,他们应该归谁管?”

“他们归渔政部门,因为不仅搞餐饮,还经常打鱼。”

都是谁在管“渔家乐”?他们怎么说

惠济区农经委

汛期来临对铁船进行严格监管

惠济区农经委主抓水利水产的李主任说,惠济区多部门在旅游局牵头下,曾经针对沿河渔家乐问题进行过多次治理和打击,但农经委对铁船没有执法权限。

“我们不能把机器抬了,也不能锁船,更不可能撵走,市民近郊旅游也有这个需求。”李主任说,沿黄渔家乐需要规范管理,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污染,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找到环保部门。

他说,渔家乐用的是船不错,“但要看船的使用性质,运输就归海事局,要是在黄河里捕鱼就归我们管,不动不捕鱼我们不能管”。

他称,农经委原则上是对捕鱼船进行管理,对于渔家乐铁船只是针对防汛进行必要的管理,铁船在汛期到来出现违规情况,就要进行严格处理。

“汛期5月15日就到了,6月是主汛期,一直到10月。”李主任说,出于对黄河防汛负责的态度,惠济区农经委确实该对铁船进行管理。他们并未向铁船发放过任何方面的证照。

惠济区环保局

近期加大对铁船的污染控制

惠济区环保局表示,郑州市及惠济区相关部门对《郑州晚报》有关黄河湿地的报道高度重视,并已多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此事,也已经将方案向上级汇报。

他们将对渔家乐铁船产生的垃圾进行规范管理,督促尽快配置垃圾桶,对垃圾的日常清理工作也将进行监督。

环保局污控科室的工作人员表示,惠济区多家部门曾多次开会研究解决渔家乐的污染问题,也曾出台过系列控污方面的文件。他们近期将加大对铁船的污染控制。

惠济区文化旅游局

牵头治理多年,铁船的管理有所规范,但问题也很多

惠济区文化旅游局工作人员表示,旅游局牵头治理多年,铁船的管理有所规范,但治理中遇到的问题也很多。

在这些部门提出的问题中,渔民在此经营超过30年,已经形成规模庞大的村落。

南裹头的渔家乐铁船迎合了郑州近郊游的需要,管理部门在控制铁船污染河水的同时,还要督促铁船在工商和税务登记,进一步规范铁船的管理。

渔家乐整治小组 生产生活区域由河上转向陆地

4月9日晚6点,惠济区渔家乐整治领导小组将《惠济区渔家乐整治情况汇报》发至本报,该文称“看到《郑州晚报》刊发《揭秘郑州黄河湿地‘圈地运动’》报道后,领导小组及时联系相关负责单位了解实际情况”。

自2011年8月,惠济区成立以副区长杨勇为组长、惠金河务局、大河路办事处、新城办事处、古荥镇、花园口镇、区农委、区文化旅游局、交通局、环保局、卫生局、食药监局等为成员单位的惠济区渔家乐整治领导小组后,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区文化旅游局局长任办公室主任,协调日常管理工作。

这一情况汇报综合11家部门的意见,针对沿黄渔家乐存在的污染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意见:

●关于湿地内渔家乐泛滥问题

目前,经过花园口镇、区环保局、文化旅游局、农委、交通局、长兴路派出所等相关部门联合行动,花园口镇黄河一级水源地保护区内的餐饮、娱乐船只等营业项目已经依法彻底取缔,保护区附近喷涂了宣传警示牌,禁止非法船只进入。区环保局对该区域加强日常巡视和管理,发现渔家乐船只驶入保护区及时劝阻。

在黄河二级水源地的区域内,根据现场勘察和各相关单位意见建议,在不影响黄河防洪工程的完整性、安全性及有利于渔家乐发展、有利于游客体验黄河风情文化的条件下,对辖区的154艘餐饮船只,36艘捕捞渔船,30余艘快艇,9艘抽沙船科学划定沿黄渔家乐经营区域,设置3处渔家乐安置点:1.黄河南裹头;2.武惠浮桥区域;3.原惠浮桥区域。各镇(街道)负责管理辖区内固定停靠点内渔家乐船只,制定有关经营方针和管理制度,规范渔家乐船只的经营行为。

●关于渔家乐污染问题

在指定的布点区域内,在陆地上建造包含污水排放系统的厨房和水冲式厕所,科学合理分布厨卫设施,避免向黄河倾倒污水,保护黄河河道不受污染。

在远离黄河的布点区域内,按照环保相关要求,建立统一的污水生化处理池,与厨房、卫生间的污水排放系统相连通,做到污水集中无害化处理,定期清理污水处理池。

在指定布点区域设立垃圾集中存放处,每条渔船上均在醒目位置放置垃圾桶,设立游客温馨提示牌,引导游客将垃圾扔进垃圾桶,杜绝随手乱丢垃圾现象。

每天对垃圾进行集中收集日产日清,并集中外运处理。区文化旅游局对南裹头渔家乐指定宰杀区、树立醒目的宰杀区标示牌;建造污水处理池10座,目前已投入使用。避免渔家乐对黄河河道的污染,有效保护黄河水体安全。

●关于渔船安全问题

区农委负责禁止渔船在河面上载客营运,确保游客安全。

区交通运输局海事处负责花园口景区的快艇公司、惠武浮桥的管理,与其负责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对沿黄快艇进行全面普查、登记、造册。购置执法车1台,趸船、港监艇各一艘,确保辖区水上安全。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