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2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老奶奶庙旧石器遗址
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我市抽查超市农产品质量
合格率超99%
今年我省计划招
390名博士研究生
总数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北京拟规定
国务院要求
巩义法院墙上挂出亲情寄语牌
菲律宾外长称:中菲同意不采取挑衅性行动
中日未在东海划定所谓“中间线”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老奶奶庙旧石器遗址
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这是我市考古发现第五次获此殊荣

老奶奶庙旧石器遗址

获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记者 尚新娇

昨日,从北京传来喜讯,“201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结果在北京揭晓,郑州老奶奶庙旧石器遗址喜获殊荣。这是我市继2007年新郑唐户遗址、2008年荥阳娘娘寨遗址、2009年新密李家沟遗址、2010年新郑望京楼夏商城址之后,第五次获得“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荣誉。

郑州老奶奶庙旧石器遗址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郑州市二七区文化旅游局主持发掘,遗址位于二七区侯寨乡樱桃沟景区内,遗址西北角建有一座小庙,当地称老奶奶庙。该遗址发现于2005年冬;2010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进行复核时,发现遗址区破坏严重,经上报国家文物局同意后,联合对其进行了发掘。

通过发掘,共发现石制品3000多件、动物骨骼及碎片12000多件、用火遗迹20余处。多个文化层的连续分布,显示了古人类曾经长时间重复占用该遗址,清楚地反映了当时人类的居址结构复杂化的发展趋势。

老奶奶庙遗址出土的大量石制品、动物骨骼遗存与丰富的火塘等活动面遗迹,具备典型的中心营地特征,这一新发现在空间上将嵩山东南麓数百处旧石器地点连接起来,清楚地展示了中原地区3万~5万年前的栖居形态。遗址发现的石片石器文化在时代方面,亦具有鲜明的承前启后特点,将中原地区更早的旧石器文化与其后发展起来的石叶与细石器文化完整地衔接起来,清晰地确立该地区旧石器文化发展谱系。

老奶奶庙遗址及嵩山东南麓新发现的复杂居址结构、象头与石堆遗迹等与现代人行为密切相关的遗存是国内和东亚地区同时期首次发现,填补了这一时期旧石器考古学空白。遗址所发现的连续多个文化层以及嵩山东南麓数量众多的遗址群,完整地再现了距今3万~5万年前嵩山东南麓古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使我们能够从宏观上观察、研究并对嵩山东南麓古人类文化面貌进行整体认识。此次发掘成果清楚地展示了我国境内更新世人类发展的连续性特点,与西方学界关于东亚地区的古人类灭绝的认识并不符合。这些新证据对于深入探讨当前世界史前考古学与古人类学界关于现代人类起源与发展的问题极为重要。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