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泰坦尼克号沉没百年纪念,拨开历史尘封记忆 船上有8个中国人,他们和杰克一样住在三等舱 6个幸存中国人 被送古巴后不知去向 1912年4月14日,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并于次日凌晨在距离加拿大海岸线531公里的地方沉入海底……这是20世纪最恐怖的海难,如今距离泰坦尼克号沉没已经过去了100个年头,就连最后一个幸存者也与世长辞,但很多当年的人与事却并未就此被忘却。 史料记载,1912年4月15日凌晨2点,Carpathia号在接到泰坦尼克号求救信号后,赶到事故现场,从救生艇上救起了705名幸存者。在这个巨轮沉没的百年纪念之时,我们将为您拨开历史尘封的记忆。 8人曾和“JACK”同住 FangLang手头那张船票可供8个人使用,价格是56英镑9先令11便士,三等舱,编号1601。 现任香港海员工会副主席黄国健分析,“1912年前后,香港海员基本来自广东、宁波、海南等城市,当时没有中国轮船,所以他们都给外国轮船做事,担任低级海员,主要工作是烧煤、加油、扫地等,工资只有外国海员的1/5。” FangLang他们从事的锅炉工,是泰坦尼克号上最低贱的工种,每天工作十四五个小时。按计划,泰坦尼克号抵达纽约之后,他们将搭上经停纽约的Annetta号轮船,继续做工。 获救后替劳累船员划船 当时35名妇女坐上了13号救生艇,而ChoongFoo也奋力爬了上去,保住了性命。据后来船上的金史密斯太太说:“指挥官不敢开枪,怕伤到其他妇女。” 凌晨2点20分,泰坦尼克号完全沉没。14号救生艇的指挥官罗威开回去救人,他当时看到木板上有个一动不动的人影,那就是幸运儿FangLang。罗威把他拖上船,乘客围上去按摩他的胸口和四肢,在5分钟内,他就恢复了过来。当FangLang发现身边一位船员因劳累过度快要晕倒时,便接过船桨,用力划起船来。 指挥官罗威说:“他看起来像个英雄!”李炳、钟捷、LingLee和AliLam也爬上了不同的救生艇。 幸存6人被直送古巴做工 在纽约港,一等舱、二等舱的乘客都办理了入境手续,而三等舱乘客则继续坐船到了埃利斯岛,在那儿几乎所有人都下船了,只剩下最后幸存的6个中国人。当时有媒体报道,由于那时美国实行排华法案,这几个中国人只能在Carpathia号上接受专门的督察和问询,他们还与上船的移民官发生了冲突。 最后FangLang他们在船上过了一夜,第二天就被直接带到Annetta号上,船调头返回大西洋,向南驶往古巴。再往后,就没有任何有关这6位生还者可核实的信息了。 ChoongFoo后来曾向美国法院提交过一份财产损失申报单,总价19英镑15便士,包括:毯子两条(2英镑10先令)、内衣五套(1先令)、袜子半打(6先令)、衬衫三件(9先令)、现金(3英镑)……2012年3月21日上午,记者在美国国家档案馆找到的报损清单签字时间是1913年3月。问题是,当时排华法案尚未废止,尚不清楚他们是如何回来的。 事故调查实录 头等舱乘客: J·布鲁斯·伊斯梅 议员:艇上一共有多少男人? 伊斯梅:三四个。救生艇划出去后我们在横座板底下找到了4个偷上救生艇的中国人。 船员:Rowe 议员:除了你的水手外,所有乘客都是妇女和儿童吗? Rowe:还有伊斯梅先生和另一位绅士。天亮后,我们又找到了4个男人,我想他们是中国人或者菲律宾人。 议员:你找到的4个中国人或者菲律宾人,他们是在座位底下的? Rowe:那时他们已经不在座位底下了。他们已经上来坐在座位中间。 餐厅男侍应: 弗雷德里克·邓特·雷 议员:我想知道你的救生艇上有多少一等舱的男乘客。 雷:我说不清楚。艇上有一个日本人。我记得有个日本人,十分清楚,他的确在艇上。我区分不出二等舱和三等舱的乘客。 >>>钩沉 沉船两个月后事件编进我国小学教材 泰坦尼克号沉没两个月后,其事件详情就进了我国小学课本。1912年6月出版的小学教科书《新国文》,用了两课来介绍“铁达尼(泰坦尼克另一译法)邮船遇险记”。近日,沈阳一名收藏家首次曝光一本100年前的小学教科书,课文中还绘制了船撞冰山沉没的插图。 这本泛黄的百年教科书现存放在沈阳詹氏教育史料博物馆,共57页,为“商务印书馆发行”。 博物馆馆长詹洪阁说,这本书是辛亥革命后出的第一批教科书,“泰坦尼克号沉没是在1912年的4月。刚过两个月就成为小学教科书的内容,可谓与时俱进。” 关于泰坦尼克号的内容在第十五、十六课,加起来千余字,课文名叫《铁达尼邮船遇险记》。内容介绍了铁达尼号船体概况、发船时间、发生危险的时间以及船撞冰山沉没的过程。据《晶报》 >>>争议 >>>档案 登记名字:FangLang、 LeeBing、Ali Lam、 ChangChip、ChoongFoo、LeeLing、LingLee和LenLam。 可查中文名(4个):钟捷、李炳、炳新、ChoongFoo(签名以两个“+”代替)…… 籍贯:中国香港 年龄:最小的24岁,最大的37岁 职业:船上的锅炉工 “躲在救生艇底”偷生? 除了FangLang之外,其他几个中国乘客遭到了美国媒体的质疑。当时的媒体报道曾有一番讨论,尤其对比西方男性在性命攸关之时,奉行“女士和小孩优先”的准则,而谴责这几名中国乘客又藏又躲的行为。 1912年4月22日,《申报》报道了这几个中国人,称他们偷偷躲在救生艇底,其中有两个人还“因搭客叠坐其上,压烂而毙”。 沉船后不久,美国对华协会特别理事亨利·福特曾为中国乘客辩解:“在中国,救人的顺序是以男人为先,儿童次之,妇女最后。因为男人在中国的地位很高,孩子失去亲人可以找人领养,女人没了丈夫则注定潦倒一生。”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