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A15版:郑医迎百年庆典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她们的人生旅程 都从郑州人民医院开始 和第4张、第5张笑脸相同,“百张笑脸迎院庆”的第9张和第10张笑脸,也是同时定格的。 这两张笑脸,属于一对母女——28岁的陈锡和2岁的女儿付依诺。 她们与郑州人民医院的缘分,其实不仅止于都出生在这里。 陈锡的奶奶,是郑州人民医院的医生,陈锡的父亲陈春峰,在医院的家属院长大。 这次正是陈春峰为女儿和外孙女报的名。记者 邢进/文 白韬/图 四代人都与郑医结缘 日前,在跃进路陈春峰的家中,我们见到了与郑州人民医院有着深厚渊源的一家三代人。 2岁的小依诺,出落得粉妆玉琢,活泼可爱,口齿伶俐。 她是2010年4月19日出生在郑州人民医院的,而她的妈妈陈锡,是1984年6月27日在当时的市第五人民医院出生的。 因为奶奶李佩珍是郑州人民医院中医科的医生,所以陈锡的出生地可以说是注定的。 等到多年后陈锡生孩子时,虽然李佩珍已经不在人世,但基于对郑州人民医院的深厚感情,他们依然选择了郑医,来迎接宝贝的诞生。 怀中抱着外孙女小依诺,陈春峰说起郑州人民医院,语调饱含深情。 而陈家开始与郑州人民医院结缘,要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末,那时河南省会从开封迁到了郑州。 陈春峰有空就回郑医看看 陈春峰祖籍江苏无锡,母亲李佩珍是河南开封人。 1956年,陈春峰在开封出生,1959年,陈家随省会迁郑来到郑州生活。 李佩珍进入当时的郑州公教医院,成为一名护士,后来经过刻苦自学,成为该院中医科的一名医生,并在这个岗位上工作到退休。 1992年,胃癌晚期的李佩珍在自己工作了一辈子的医院里走完了人生的最后一程。 自陈春峰有记忆起,他就是在医院的大院里长大的,对穿着白大褂的医生护士,对飘着消毒水味的医院,他自小就觉得无比亲切。 他在郑州人民医院家属院生活了快10年,直到“文革”期间郑州人民医院作为备战医院迁到荥阳贾峪公社。 少年时代在医院大院的成长经历,造就了陈春峰对这所医院的深厚感情。 “现在每次经过郑州人民医院,只要时间允许,都会进去转转,看看年少时生活过的地方。” 陈春峰说,虽然这些年医院一直在大发展,但是后院的变化并不大,他经常能捕捉到记忆里的小细节,感觉十分温暖。 这是份温暖的生命之缘 就是这份温暖,导引着陈家两代人选择郑州人民医院迎接宝宝的诞生。 “我女儿陈锡出生的时候就不说了,我妈妈还在医院工作,肯定是选在这里生。” 等到外孙女儿小依诺出生时,陈锡小两口和父母依然选择了郑州人民医院,“与郑医的这份情缘,是我们做出选择的最大理由”。 陈家住在跃进路,距离郑州人民医院并不算太近,但是,平时家人有个头疼脑热,还是会到郑医就诊。 这是感情和多年的习惯使然,但也与郑州人民医院持续多年的大发展、日益精湛的医术、无微不至的周到服务分不开。 “走进咱这个医院,就觉得心里踏实。”陈春峰说,母亲的在天之灵如果看到郑州人民医院一日千里的发展步伐,一定也会觉得无比开心。 陈锡生完孩子后,成为平安保险的一名客服。她的丈夫则在东区一家安保公司工作,一家三口十分美满。 陈春峰笑着说:“如果小依诺长大后接过太奶奶的衣钵学医,再到郑州人民医院工作,那我们一家与郑州人民医院的缘分,就更加圆满了!”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