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4版:中原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财政收入
“告别”高增长的忧虑
0420edgc
0420dns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财政收入
“告别”高增长的忧虑

□赵若昀(郑州)

财政收入

“告别”高增长的忧虑

倾听民声

各地陆续披露的今年首季财政收支数据显示,广东、江苏等经济总量大省及上海、天津、重庆等直辖市的财政收入同比增幅出现较大幅度回落。多数地方财政收入告别高增长,同比增幅回落至10%左右。

(4月17日《经济参考报》)

尽管在预期中,但面对一季度财政收支情况时,有多少地方政府心有忐忑呢?面对这样的情况,专家倒是非常淡定。报道中有专家分析称:财政收入与宏观经济增速具有相关性,经济增速整体呈现回落,财政收入增幅出现回落很正常。一些专家更是称:地方政府应理性客观地认识到降低财政收入增速、加大减税空间对经济的积极影响,抓住机会将经济结构调整得更加合理。

“抓住机会将经济结构调整得更加合理”?笔者毫不怀疑专家善意的初衷,只是认为,在财政收入高增长阶段,这样美好的吁求尚难得到积极的回应,在多地财政收入“告别”高增长的当前,这样的建议,能在多大程度上得到各级地方政府的“笑纳”呢?这显然需要进一步观望。

原因很简单,一方面,尽管“绿色GDP”说了很多年,但具体到现实中,一些地方政府为了GDP数据的光鲜,还是对纳税大户“青眼”有加,不惜资源和环境代价推动相关项目“大干快上”。另一方面,在结构性减税方面,不少地方当前的所作所为,显然没有满足民众和企业的翘首以盼。一份调查显示:当前,高达63%的被调查企业认为自身的税负较重,九成被调查企业认为结构性减税不到位(见3月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同时还应看到,在税收收入增幅明显回落的同时,一些地方非税收入规模迅速扩大。有专家称,非税收入的拉动因素可能来源于国有企业分红派息增加使得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增长等。这种情况显然值得关注:在笔者看来,广义上的经济结构调整,应该而且必须包含对资源能源产品价格的理顺。而有“好事者”统计称:细查我国近年来的油价,从2008年到现在,发改委共宣布调价19次,其中上调13次,下调6次,升多降少(4月17日《中国经济周刊》)。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GDP增长目标定为7.5%,8年来首次低于8%。从大的方面而言,笔者的担忧是,一些地方政府仍固执于GDP至上的发展思维,忽视了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好时机;从小的方面来说,这样时机的丧失,必然导致结构性减税推进的步履维艰,以及资源能源产品价格理顺的迟缓游移,进而使民众在“适度温和物价上涨难以避免”的大势下,变身“抠抠族”去各显神通。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