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7版:爱心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不用孩子们记得我,
只要知道这世界上有人记挂着他们”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张弓胤,解放军防空兵学院一名教员
每月发工资他就先去邮局随机选取3名贫困学生,给他们寄出“爱心包裹”
“不用孩子们记得我,
只要知道这世界上有人记挂着他们”

张弓胤,解放军防空兵学院一名教员

每月发工资他就先去邮局随机选取3名贫困学生,给他们寄出“爱心包裹”

“不用孩子们记得我,

只要知道这世界上有人记挂着他们”

核心提示

有人说,现在当雷锋要谨慎,一不小心就会被讹了;也有人说,雷锋没“户口”,三月来,四月走,好事做不长。

可我们身边就是有人,一个人做好事,带动家人、同事一起做,做好事还想着怎么让别人不知道。

张弓胤,解放军防空兵学院一名教员,一名军人。他每个月拿到工资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和爱人一起到大学路邮局或者桐柏路邮局,通过系统机选3名贫困学生,给他们送出价值100元的一个“爱心包裹”。

“不是钱多少的问题,我们就是想让这些孩子们知道,这世界上有人记挂着他,爱他,这世界不只是困难重重,还有很多的温暖。”

记者 辛晓青

实习生 刘欢

“发现”爱心

三次意外,爱做好事的他才被发现

记者获悉张弓胤的线索,完全是一次意外。那是和一位军人朋友吃饭时,偶然听到他们谈论,说同事张弓胤帮助贫困孩子,他的这份爱心在同事中也随之起到了“连锁效应”:一位新来的博士也跟着去邮局每个月捐助贫困孩子。

听到这个线索,记者赶紧联系学院的政治部。

而张弓胤的同事知道这个事,也是一次意外。据解放军防空兵学院政治部的赵亮说,因为邮局希望张弓胤去参加学习“雷锋日”的宣传活动,而部队纪律严明,张弓胤接到邮局的邀请后不好拒绝,只得向上级汇报。

其实,邮局找到张弓胤,也是一次意外。郑州市邮政局的刘明告诉记者,发现张弓胤,纯粹是意外,因为他的名字太扎眼。在他们整理爱心人士的资料时,总是有人会不认识“胤”这个字,后来他们就把“张弓胤”的捐赠纪录调出来,发现他每个月都会来捐赠,已经坚持近两年了。所以在组织学习“雷锋日”活动时,就想请他来参加宣传活动。

说到这三次意外,张弓胤一直挠头懊悔:“唉,都怪我留名字了,其实我做得太普通了,一个月两三百块,一年才多少钱啊?比我做得好的人,多得很。”

本来张弓胤在参与“爱心包裹”公益活动时并不想留名的。

“因为这个捐赠活动很正规,是中国扶贫基金会做的,需要填真实姓名才能给回执,所以我就留了,而且,后来我发现,每个收到‘爱心包裹’的孩子,都还会给我寄一张明信片,这些明信片也是我一直做下去的一个动力。”

“坚守”爱心

将爱心常态化 默默给孩子传递着那份温暖

张弓胤说,乐于助人,这是他们学院的一种优良传统,他只是在这样的氛围里受到了感染和熏陶。

“1997年我入学(原郑州高炮学院)时,就参加了学院的雷锋小队,当时我们这里还有被央视报道的‘红肩章与红领巾’的故事。我身边的杨老师,每周都去开封教贫困的孩子学钢琴。可以说大家都在做好事,这是很平常的事。”

参加到“爱心包裹”活动中去,也是一次偶然的机遇。

张弓胤说,在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他经常在思考,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将自己的爱心常态化。

“我也想过固定地帮助几个孩子,但是我也想到,自己的能力有限,孩子的健康成长不是一点点钱能解决的。而且,我也不想让人注意到我做的这些事。”

很巧合的是,就在这个过程中,他通过邮局了解到了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爱心包裹”活动。

“我觉得这个活动很好,拿100块钱,认领一个‘爱心包裹’,就可以邮寄给自己随机选出的一个贫困孩子。而这个孩子就能接到这份爱心。我还专门问过,包裹里是学习用品,冬天的时候还有‘爱心棉衣包裹’。”张弓胤充满感情地说,“我就是想让孩子们知道,这世界上有人记挂着他,爱他;这世界不只是困难重重,还有很多温暖。希望通过这样的‘爱心包裹’,更多撒播爱的种子。”

“传递”爱心

爱心是一种“感染剂” 他和他身边的人都在默默奉献着

翻看张弓胤收到的明信片回执,来自全国各地,有青海、内蒙古、西藏、河北、宁夏、河南等省份。

张弓胤说,平时他基本上不挑选这些孩子:“随机选吧,只是会让工作人员多给我找女孩子,因为在农村贫困的地方,女孩子上学比男孩子更艰难。”

在这些明信片上,孩子们用稚嫩的笔触写着各种发自内心的感谢语言。

张弓胤说,每当他收到孩子写的明信片,就特别有动力。

“最打动我的是一个孩子写的一句话,‘谢谢你帮我,我一定好好学习,长大了也去帮别人’,特别简单,特别感动。”

2010年7月,张弓胤在邮局认捐了第一个“爱心包裹”,当时他并没有告诉妻子。

同年9月,他收到了第一个明信片回执,妻子看到了,要求和他一起捐助。此后的每个月,张弓胤都会认捐3个孩子,包括他和妻子的那份爱心。

今年年初,刚刚到张弓胤所在的教研室的一位博士,无意间看到了张弓胤收到的明信片回执后,也加入到了认捐“爱心包裹”的队伍中去,他也已经坚持3个月了。

张弓胤说,他每次去邮局办理捐赠的时候,都会受到柜台里工作人员的热情接待。

“邮局的人也在做这些事。我知道其中有一名工作人员工资不高,他就半年捐一个。我也很愿意去宣传这个事,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爱心队伍,对这个事业来说都是推动。更重要的是,我们少在外面吃一顿饭,就可以多给孩子们赠送一个‘爱心包裹’。我坚信,这对这个孩子来说就是一种信念:这个世界没有抛弃他,有人爱、有人关心的孩子,成长起来总是健康向上的!”

小贴士

“爱心包裹”

“爱心包裹”温暖行动是由中国扶贫基金会发起的一项全民公益活动。“爱心包裹”分为“爱心书包”、“音乐包”、“美术包”、“爱心棉衣”等,捐赠是一对一指定捐赠,主要通过中国邮政网点、在线捐赠等方式参与项目。

受助孩子们的心声

在一张张明信片回执单上,我们看到了受助孩子们的心声

“亲爱的叔叔阿姨们,你们让我感受到了父母之爱,谢谢你们。我现在还小,成绩也不理想,但是,不管以后我做什么,即便是做一名保姆、一个清洁工,我也会用心去爱别人,让他们也感受到我的温暖……”

——湖北受益小学生:李双

“从记事起,我就没有穿过棉衣,过年的时候也从没有穿过新衣服,我总以为世间的人全都这样,现在穿上崭新的棉衣,我才知道温暖的感觉原来真好。邀请各位帮助过我们的叔叔阿姨来藏家做客,我们永远盼着你们。”

——2009年温暖行动受益学生:巴桑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