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5版:热点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报刊进店”市民咋看?
0426jxzb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报刊进店”市民咋看?
“购物时顺便买份报纸,挺方便的”
郑州市5家思达超市开卖报刊,品种还不少,6种报纸、20多种期刊任你选购。

郑州启动报刊亭退路进店机制引发各方强烈关注,政府承诺“按照取缔一个增加两个的要求新增报刊零售网点,方便群众的文化需求”,保证市民在家门口就买到报刊。昨日,这项工作有了重大突破,思达超市5家门店早上一开门就备齐报刊品种,正式对市民开售,销售的品种还真不少,包括《郑州晚报》在内的6种报纸和20余种期刊,市民反映“到超市购物时,可以顺便购买喜欢的报纸杂志,一举两得”,纷纷表示支持。记者 孙娟/文 周甬 廖谦/图

超市 5家思达超市开售报刊,6种报纸、20多种畅销杂志任你选

昨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位于省委党校南侧的正道思达文化南路店,刚一进门就能瞅见约2平方米的报刊销售区域,不少市民正站在书架前翻看最新的报刊。

大期刊架上摆满了20余种畅销杂志,比如知音、青年文摘、漫画、汽车之友、昕薇、三联生活周刊、中国国家地理、贝太厨房、父母必读等,涵盖了各个年龄段的阅读需求。期刊架旁边,则是两个报刊架子,摆满了省会各家媒体的报纸,共有6种,《郑州晚报》被摆放在了第一排。

市民杨女士买完酸奶和零食,随手拿起一份《郑州晚报》和一本《知音》放在了购物篮里。“到超市购物时,可以顺便购买喜欢的报纸杂志,一举两得,挺方便的。”杨女士结账时说。

如果到超市只买报刊不购物,是否还要排队?正道商业百货事业部负责人表示,只买报刊的市民可走绿色通道,直接到柜台结账。另外,思达超市7点半开门,不影响市民早上购买报纸。

这名负责人还表示,从今天起,报纸销售将在思达超市140家门店全覆盖,而期刊的销售也将陆续登陆各大门店。

市场反应 各大超市和沿街门店纷纷申请报刊零售许可

昨日记者从各区了解到,如今争抢报刊销售市场的不仅仅是思达超市,华润万家、丹尼斯、左右间也都提出了办理报刊零售许可的申请。

不仅如此,记者在中原区行政审批大厅看到,该辖区很多沿街商户也来咨询如何办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商户周大妈请办事人员帮她将办理许可证需要的材料写到纸上。“我开了一家烟酒店,想腾出来地方卖报刊。”

据了解,若想在原有营业门店的基础上增添报刊零售业务,需办理《出版物经营许可证》,各区均开辟有绿色通道,条件符合的,由原来15个工作日缩短为2个工作日;需在营业执照上增添“零售报刊”项目,也从过去7个工作日缩短为1个工作日。

市民 只是一个习惯问题

报刊亭退路进店备受争议,“报刊进店”这一销售渠道是否便民呢?

大豫网对报刊亭退路进店机制进行了题为《你咋看拆除报亭,退路进店?》的调查,结果显示,有10758名网友支持,1579名网友反对,275名网友表示无所谓。

“报刊亭长期占压人行道、盲道,有很大安全隐患啊。”网友“胡辣汤”发帖称。也有一些网友虽然对报刊亭全部退路进店表示不理解,但相信会给市民带来方便。

昨日记者随机采访了20多名市民。有人表示,原来到报亭买报,不用存车不用等,很方便。但也有市民认为,报刊亭功能单一且营业时间短,而便利店遍布大街小巷和社区,营业时间长、覆盖范围广,适合做各种便民零售终端,只是大家消费习惯的一个培养过程。

正道思达超市的负责人则表示,国内大城市便利店销售报刊早已成熟,这种模式在郑州启动较晚,让市民接受需要时间。

报亭主 拆除报刊亭,政策上有保障,很满意

今年47岁的杨成清在经七路与红旗路口经营了报刊亭9年。郑州启动报刊亭退路进店机制后,4月18日,他主动拆除了自己的报刊亭。

谈起拆除报刊亭的感受,杨成清说,当初说要拆除报刊亭的时候,他也想不开,“没了报刊亭,我吃啥喝啥”。后来,政府出台了补偿政策,补贴3万元,还给安排工作,杨成清算了一笔账就同意了。

杨成清是这样算的:随着网络的发达,报刊的销售在2010年后有了明显下降,收入时高时低,很不稳定。另外,经营报刊亭随时都离不开人,他从来都没休过假,而养老和医疗保险也都是自掏腰包,一年也要万把块钱。

如今,金水区安排杨成清进入社区巡防队,按月缴纳养老统筹和医疗保险,还有节假日。“生活有了保障,工资也很稳定,没了后顾之忧,我挺满意的。”杨成清笑着说。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