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古风今韵品汾酒 美酒飘香杏花村 名酒周末参观团走进高端白酒厂家系列活动 之 山西汾酒行 自4月13日本报《第一消费》发起“走进名酒厂家”寻访酒界名家,名酒周末参观团活动之后,受到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参与。23日,首期活动如期发团,10名中小企业家与记者一起走进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受到了汾酒人的热情接待。大家参观了汾酒博物馆、复古生产线和汾酒工业园林,并品尝了带着“体温”的原汁原味的古法生产的汾酒,体会了汾酒的历史风韵。记者 孙友文/文 慎重/图 美酒飘香知可贵 参观 体验 第一站:汾酒博物馆 23日下午,参观团经过近8个小时的车程,来到位于汾阳城北15公里的杏花村。穿过古朴的牌楼大门,便是汾酒集团的厂区。刚一踏入厂门,酒香扑面而来。 循着牧童路来到汾酒博物馆。进入馆内,为你展开的是一段关于白酒的发展史、品酒的文化史和人类的文明史。 在一些复原的场景中,从原始自然发酵的“果酒”到“仪狄作酒醪,杜康作秫酒”,以及蒸馏技艺的应用和现代工艺的改进,无不透露出人类的智慧和创新精神。 当大家驻足于关山月先生那幅《清明诗意图》前,领会“牧童遥指杏花村”的诗意同时,也为那简洁明了的画境所折服。 第二站:复古生产线 这是一间仿古的酿酒作坊。在这里古法造酒的流程从选料、发酵、装甑、蒸馏、储存都得到了充分的展现。眼见飘香的酒液缓缓流出,“来一杯!”有人实在忍不住了。身着古装的工人从酒瓮中舀出一小杯,大家各自品尝,仅是那一小口,清香爽口的味儿已经沁人心脾,直达你的每一根血管和毛孔。 第三站:现代生产车间 去车间的路上,大家被那一根根粗大横亘的管道所吸引,随行的讲解员说,这是酒厂的血管,里面流淌的正是通往灌装生产线的白酒。进了车间,站在观摩台上,少见一般工厂机器的轰鸣,有的是现代化的装甑蒸馏工艺,从满是蒸汽的甄桶里输出的时源源不断的琼浆玉液,正是从这里走上你的餐桌。对照墙上那一道道工序和流程,大家似乎读懂了那每一滴酒背后的付出与珍贵。 千年古风酿甘醇 品味 汾酒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说起汾酒,人们情不自禁地吟起晚唐著名诗人杜牧这首《清明》。而追溯汾酒的源头,要从1500年前的南北朝时期开始。作为宫廷御酒的汾酒受到了北齐武成帝的推崇,此事被载入二十四史之一《北齐书》。1915年,汾酒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成为我国唯一获得甲等大奖章的现存白酒,名扬海内外。 新中国成立,汾酒作为第一次全国政协会议的开国用酒,受到国人青睐。汾酒曾先后5次、竹叶青酒先后3次获国家名酒称号,“杏花村”和“竹叶青”还被授予中国驰名商标。如今,占地4500余亩、年产量5万多吨的现代化汾酒集团,在“杏花村”这个闻名遐迩的古村落中再次焕发生机。 做好自己做大市场 高层 访谈 参观结束,汾酒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市场部部长、汾酒销售公司总经理常建伟聊起了汾酒的发展前景与市场规划。 谈汾酒 聊起汾酒,常建伟如数家珍。2012年,汾酒集团销售收入将达100亿元,作为汾酒的第三大省外市场,河南也要做到3亿元以上。他满怀信心,期待“十二五”期末,河南市场有一个更大的突破。 说市场 “先把自己做好”,常建伟一句朴实的话,道出了他“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变化的是市场,不变的当然是品质与诚信。 他说,汾酒每年都要储备20%~30%的原酒,以保证基酒的品质。目前市场上的汾酒系列产品以中高档为主,除了产品价值,还有其品牌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 说到河南市场,常建伟表示,目前主要是以老白汾酒为基础,拉动国藏汾酒、青花汾酒等高端产品的销售。 聊热点 对于控制“三公”消费给国内部分高端白酒造成的压力,常总认为,目前白酒消费已趋于理性,汾酒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但从白酒产业的发展趋势看来,茅台、五粮液等高端品牌地位近期还是无法撼动的。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