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击毙拉丹一周年之际突访阿富汗 双方签署战略伙伴关系协议 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1日深夜突访阿富汗,签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呼吁塔利班对话,称击败“基地”组织“指日可待”。 共和党竞选对手指认奥巴马利用“基地”头目乌萨马·本·拉丹之死玩政治。 深夜定“关系” 当地时间22时过后,奥巴马乘坐“空军一号”专机,在夜幕中抵达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郊外的巴格拉姆空军基地。这是他2009年就任美国总统以来第三次访问阿富汗。 奥巴马在阿富汗总统府会晤总统哈米德·卡尔扎伊,签署两国战略伙伴关系协议。宣称“战争时代”将走向终结,美国将进入国内“重建”的道路。他说:“我们两国都为这场战争付出高昂代价。”卡尔扎伊告诉奥巴马:“签订这一协议,我们结束过去10年,开启平等关系新时代。” 卡尔扎伊承诺,协议“对任何第三国不构成威胁,包括邻国”。 白宫方面公布协议部分内容,说它旨在使美军2014年以后能继续“训练阿富汗部队,打击‘基地’组织残余势力”。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打算2014年年底以前撤出作战部队,向阿富汗安全部队移交防务。美方在协议中承诺,无意在阿富汗设立长期军事基地,不从阿富汗攻击其他国家,美方将把阿方列为“主要非北约盟国”,2014年以后提供资金,用于阿方安全部队训练、装备和行动。 美国2014年以后驻军数量将在驻军协议中规定。双方在伙伴关系协议中说,打算一年内达成驻军协议。 再三提“基地” 奥巴马这次行程适逢美军击毙“基地”头目本·拉丹一周年。他在阿富汗多次提及美军清剿“基地”的“战绩”和本·拉丹之死。 签订协议后,奥巴马在巴格拉姆基地视察美军并发表讲话。“我们慢慢地、有计划地消灭多数‘基地’头目,”他告诉在场的美军,“一年前,我们终于使乌萨马·本·拉丹伏法。” 他说:“我知道,(前路)仍然艰难。我知道,战斗没有结束,你们当中一些人会受伤,一些人可能牺牲……” 2日凌晨,奥巴马在阿富汗向美国国内发表电视直播讲话。以数辆军车为背景,他说,过去3年,“基地”30名高层头目中,超过20人遭击毙,包括本·拉丹。“我设立的目标是击败‘基地’、不给他们重新集结的机会。现在,实现目标指日可待”。 他告诉国内选民,1万美军去年撤离阿富汗,2.3万人今年秋季前撤离,随后更多美军将“稳步”撤离。 他说,美军今后将向阿方提供反恐和部队训练,而“不会在这个国家设立长期基地,不会在城市和山区巡逻。这些事情将由阿富汗人做”。 奥巴马向塔利班抛出“橄榄枝”,告诉对方,如果与“基地”断绝关系,放弃暴力,遵守阿富汗法律,“就能成为(阿富汗)未来的一部分”。他说,在阿方协调下,美方已与塔利班“直接商讨”。 他说,美国的目的不是“根除每一处塔利班残余”,如果那样做,美国将搭上更多时间、金钱和性命。“我们的目标是消灭‘基地。’” 目标是“政治” 路透社记者认定,美国总统选举在即,奥巴马有意向选民发出信息,告诉他们美军作战任务将结束,同时提醒他们,他当政期间击毙了本·拉丹。 奥巴马出访阿富汗时,共和党总统竞选人米特·罗姆尼批评这名民主党籍总统把击毙本·拉丹政治化。 罗姆尼1日在美国纽约一支消防队与消防员和纽约市长鲁迪·朱利亚尼吃比萨饼。 2001年“9·11”恐怖袭击事件中,这支消防队11名消防员殉职。 奥巴马阵营先前提醒选民,2008年总统竞选时,罗姆尼说,如果当选,不会下令追杀本·拉丹。 罗姆尼1日连续第二天发动反击,在哥伦比亚广播公司《今晨》节目采访中说:“(现任)总统暗示,我(罗姆尼)不会下令(对本·拉丹)发动突袭。他把这件事政治化,让人非常失望。” 这名有望成为共和党总统候选人、今年11月向奥巴马发起挑战的马萨诸塞州前州长稍后说,如果当初当选总统,他会下令追杀本·拉丹。 相关新闻 访阿行程疑遭提前曝光 奥巴马5月1日突访阿富汗,但绝密行程在他抵达前数小时即由阿富汗媒体的一条微博爆出。 法新社报道,阿富汗黎明电视台新闻频道发出的第一条微博暗示奥巴马已经抵达喀布尔,将与阿富汗总统哈米德·卡尔扎伊会面。随后,有关奥巴马行程的传言经微博广泛传播。 正当网络热炒黎明电视台微博,美国驻阿富汗使馆发出微博:“有关奥巴马总统在喀布尔的报道不真实。” 然而,微博议论不见平息,反而深究官方澄清:美国使馆所言“喀布尔”不包括首都以北的美军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一些网友认为奥巴马会到喀布尔,只是还没有到达;一名网友称奥巴马已经到过首都,随后离开。 不久,美国领导的国际安全援助部队通过微博发表声明,反驳网络传言,澄清援助部队“没有证实奥巴马行程,我们不适合回应这类问题”。直至夜幕降临,微博讨论才逐渐平息。综合新华社电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