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1版:恭祝郑州晚报创刊63周年暨改版10周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爱心无止境 慈善尚前行
常创常新不止步
核心提示
zliu2565
zliu2566
      
返回主页 | 郑州晚报 | 标题导航 | 郑州日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无标题

训”项目,为就业困难群体开展免费的家政服务员、月嫂、育婴师、营养师、面点、计算机操作、按摩等近10个专业的技能培训。截至2011年12月底,承担此项目的市总工会共开办培训班15期,参加培训582人,考试合格学员524人。共使用项目资金204679.30元。原本在家待业的下岗女工,因为学习了电脑操作而将网店开得红红火火;只有初中学历的贫困家庭主妇,经过培训拿到了月嫂执业证,完全可以养活自己了……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脑瘫儿童一样是天使,帮他们恢复体能,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第二起跑线”——脑瘫儿康复行动慈善项目,救助郑州市贫困家庭0~6岁患有小儿脑瘫的儿童。承担此项目的郑州市第一按摩医院2011年全年共救助72名小儿脑瘫患者,使用项目资金298515元。

当独生子女遭遇青春期,他们不仅要面临考学的压力,更有和家长、老师、同学沟通方面的种种问题,如何为他们的心理“护航”:“关爱贫困学子·相伴健康成长”——青少年心理援助项目,对家庭贫困的有心理障碍的青少年进行个体心理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危害心理矫正、就业和职业辅导和治疗。一年来,承担此项目的涵博心理咨询公司共出版1万册有关青少年心理健康的书籍《成长》,免费发放给我市中学生家庭;对全市50家中学开展了大型青少年心理辅导讲座;创作了38个讲座课,并储备了100种相关讲座,准备为青少年进行心理辅导。共使用项目资金167622元。

当更多的人去城市打拼,就出现了更多的留守流动儿童,给这些孩子一个家:“留守流动儿童之家”建设项目,在郑州辖区内留守流动儿童较集中的乡(镇)、学校、村、社区建立13所留守流动儿童之家,救助郑州市留守、流动儿童。目前,这项工程已经完成,使用项目资金104万元。在这里,孩子们有了丰富的藏书可以看,还能学习电脑知识。

不少原本幸福的家庭,因为一场重病而致贫,尽管我国的医疗制度一直在进步,但是依然有看不起病的家庭在重病面前手足无措:“善行绿城”——慈善大病救助项目,救助因重病(癌症、肾衰竭、白血病、血液病)导致家庭贫困的郑州市户口居民,经民政、农合、社保等报销之后个人承担费用的40%予以补助。一年来,共救助贫困大病患者66人,使用项目资金224459.86元。

在郑州,慈善项目犹如春风般,吹暖了10万困难群众的心田,吹暖了760万郑州人的心田。一个个针对性强、覆盖面广、实施力强的慈善项目,在绿城郑州,处处花开。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