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5月22日,本报刊发《记者“挑刺”郑开大道》,发现许多问题:卖瓜、卖草莓云集,路边成集贸市场,不少车随意调头,双黄线成了摆设,有些路口红绿灯不亮……(详见5月22日A04版、A05版),受到社会的关注。 那么,郑开大道上种种不良现象有无好转?昨日下午2点50分,记者沿郑开大道由西向东,再度“挑刺”郑开大道。 记者 张玉东/文 周甬/图 中牟交警建议 设立硬隔离,可以解决好多问题 中牟县交巡警大队教导员张会战说:“晚报‘挑刺’郑开大道的报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沿途设立的两个临时岗,你们过来时也应该看到了,这个岗是日夜24小时的。沿途新设置的交通安全宣传牌36个,不连线杆每个成本都万元,主要用来时刻提醒司机安全驾驶。” 对于报道中提到的调头难,多数司机宁愿少跑冤枉路、强压双黄线拐弯,车辆双黄线内行驶,沿途村庄小路口多,逆行、闪出车辆频现等问题,张会战说,只要设立硬隔离,这些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我所指的硬隔离不是中央隔离护栏,而是隔离墩,因为郑开大道和市区道路不一样,车速比较快,如果隔离护栏被撞,就会一大片倒下,倒下的隔离护栏会影响其他车道上正常车辆行驶,也极可能造成二次事故的发生。” 他说,在中央隔离墩两侧50厘米的位置要设立减速带,以提醒行驶车辆与隔离墩保持一定距离。在隔离墩上种植一些花花草草,也不会影响郑开大道的美观。 张会战说,如果郑开大道设立硬隔离,横穿马路、调头、双黄线内行驶的问题就不会存在了,也会减少车辆随意变更车道的现象。 对于郑开大道进入中牟工业园红绿灯不亮的问题,张会战说,这是附近工地在作业时挖断地下线缆所致,他们已经派人抢修。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