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多彩课堂为孩子们的世界打开了一扇窗 □记者 崔迎 这是一群特殊的孩子,一度生活在被遗忘的角落里。而今,他们的笑脸却是异常灿烂。 在“六一”儿童节到来之际,一列充满爱心的郑州市流动青少年宫的公益快车,先后驶进了郑州市救助保护流浪少年儿童中心设立在位于郑州市苗圃社区的救助小学和河南省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为这里的孩子们送上节日的礼物和祝福。 “大家都说笑比哭好,但我觉得哭比笑好,小时候我一哭,妈妈就给我买酸奶、巧克力、冰激凌……” 一群流浪儿童在救助小学里,上起了快乐的语言课,随后他们怀抱着崭新的吉他,第一次拨动了动听的琴弦。5月24日下午,郑州市流动青少年宫的公益快车甫一到来,便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 在这个救助中心里,目前生活着十几个“类家庭”的流浪儿童,分布在四个家庭,每个家庭分别有两名工作人员负责他们的生活起居。尽管他们每个人的背后都有一个辛酸的故事,可是他们却拥有一个共同的理想:渴望得到温暖,渴望被社会认同,渴望回到社会的怀抱。孩子们友善的目光和微笑,震撼着每一个人的心灵。郑州市青少年宫向每位“类家庭”的孩子们捐献一把吉他、琴包及教材,为了保证活动的效果,郑州市青少年宫还在这里设立了公益活动基地,长期委派教师义务为孩子上课,使这里的孩子能够与其他孩子们一样获得同等学习艺术的机会,为孩子们插上一双音乐的翅膀。 爱的列车继续前行。29日,郑州市流动青少年宫的公益快车又满载着热情、关爱和责任来到了河南省未成年人劳动教养管理所,为这里的孩子们送上了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和祝福——举办“为了明天,手拉手”活动暨郑州市青少年宫公益活动基地揭牌仪式。 这里的失足青少年尤其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他们在市青少年宫叔叔阿姨的带领下,开始了木工科技体验和书法艺术培训的学习,从中体验着木工科技制作的新奇和自己动手收获的喜悦和快感。一边是小锯床嗡嗡作响,一边却是异常安静。在书法老师的带领下,孩子们认真地练起了书法,接受着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熏陶……为让这里的孩子从今以后也能和正常孩子一样快乐地学习,郑州市青少年宫的艺术培训班也将在这里扎根,电子琴、萨克斯、架子鼓、吉他等项目将走进高墙,让这里的孩子接受艺术的熏陶,从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尽快地融入社会这个大家庭。 暑期即将来临,本报也欢迎校园小记者和青年志愿者搭乘公益列车,走进这群特殊的同龄人中间,感受生活奉献爱心!登记留言信箱:zzwbzj@126.com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